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_《郑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6 17:04

  本文关键词:后冷战时期的中巴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4年

后冷战时期的中巴关系

陈端端  

【摘要】:源远流长的历史情结与近代相似的历史命运,使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国际政治上的外交诉求紧密相连。中国和巴基斯坦自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得两国关系的发展始终朝着良性的方向前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巨变,冷战的结束与苏联的解体使国际政治格局进入后冷战时期,大大改变了中巴关系的环境。冷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十年间,中巴关系出现了少许弱化。在印巴争端中,中国总是避免表态,出现这些变化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方面,中国积极发展与印度的关系,使巴基斯坦的战略重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中国为营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不愿意再无条件支持巴基斯坦,更倾向于让印巴两国和平解决其领土争端。巴基斯坦核试验的成功使之获得了巴印之间的恐怖平衡,因此减少了国家安全方面对域外大国的依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强,中巴两国建立起“全天候”、“全方位”的外交关系,中巴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更加深入。然而,还是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中巴关系的发展:从外部来讲,中国作为全球新兴大国,其国家的发展需要与印度改善关系;而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建立全球反恐联盟,提升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这都对中巴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内部来说,中巴两国的反恐问题,以及两国的经贸合作也限制了中巴关系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巴双边全天候和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将继续得到维护。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为了使中巴两国关系全面、健康地发展,中巴两国要加强经贸关系的发展,改变两国关系“政热经冷”的发展局面,夯实两国关系的发展基础,加快建设能源走廊,使两国经济一体化程度增强,加强两国的民间交流和文化交往,扩大两国关系的民间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9;K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小强;冷战后巴基斯坦对华政策的驱动因素和现实考虑[J];当代亚太;2004年10期

2 叶海林;;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巴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6年10期

3 延远;;冷战后国际形势特点[J];国际问题研究;1993年03期

4 时宏远;;印日关系持续升温及其动因[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08期

5 李昕;;后冷战时期的中印巴三角关系[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朱宇凡;;中巴美三国关系的安全结构及其现实意义[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4期

7 文富德;;论中巴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01期

8 薛勇;;中印巴三角关系与中国的南亚政策[J];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01期

9 张贵洪;;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与中巴关系的未来[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10 刘红良;;崩而不溃的非传统联盟——美巴准联盟关系分析[J];南亚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小教;周恩来的对外经济交流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高鸣;孙锋;;论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特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韩晓青;;试论中共八大的外交思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刘国华;抗美援朝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唯一正确选择[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5 王玉贵;60年代前期中日关系研究[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6 晏方明;;印度在南亚“核政治”中的利弊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张颖;;中国对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8 孙德刚;;论中阿战略合作关系[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6期

9 刘小燕;;构成政府形象的行为体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舸;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庭恩;;中国与非洲国家首脑外交的范例——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非洲[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2 李久林;;毛泽东与抗美援朝[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潘敬国;;周恩来与中国核外交战略的形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寿春;;周恩来以和平外交争取国际和平环境的成功经验[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捷;;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潘敬国;张颖;;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与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转变[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叶张瑜;;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勉励;;毛泽东与新中国对外谈判建交工作的开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石善涛;;建国初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与“一个中国”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丁明;冯小丽;;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外交方针中的经济因素[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7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文玉;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3 段丽丽;基于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中巴经贸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月文;印度大国战略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5 钟若凝;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6 黄勐;中印藏南领土争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洪涛;尼赫鲁政府的对藏政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伟;1950-1978年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竞欧;冷战后中日对老挝援助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张雁虹;“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睦邻外交[D];东华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海林;;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巴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6年10期

2 陈继东;李景峰;;巴基斯坦在美国阿富汗新战略中的独特地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4期

3 戴激波,李朝成;日本政治动向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汤光鸿;论国家形象[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5 马挺;;日本人为何关注印度[J];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2期

6 斯瓦兰·辛格;刘卫东;;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美国研究;2006年01期

7 尹锡南;试论印度与美国日本的外交战略互动[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04期

8 邵永灵,时殷弘;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国家的命运与当代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0期

9 海南;;印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J];世界知识;1958年02期

10 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N];人民日报;2005年

2 ;[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波;论后冷战时期法国对欧盟发展的推动和影响[J];法国研究;2000年02期

2 殷翔;叶江;;后冷战时期欧盟-北约关系演变探析[J];国际观察;2010年01期

3 李宝源;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干预在非洲[J];西亚非洲;1994年05期

4 张也白;;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国际作用[J];和平与发展;1993年04期

5 涂象钧;后冷战时期的东北亚战略格局[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01期

6 杨保筠;后冷战时期的中国与第三世界[J];新视野;2005年04期

7 罗锋;后冷战时期东西方矛盾变化的新趋势[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赵楚;软与硬:美国面向21世纪的亚太国家战略——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战略的一种新解读[J];国际展望;2000年Z1期

9 杨中强;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东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2期

10 余子道;;后冷战时期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重组及其前景[J];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0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欣欣;后冷战时期的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艳;后冷战时期的上海合作组织[D];延安大学;2012年

2 厉芳;论后冷战时期印度中亚政策的调整及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端端;后冷战时期的中巴关系[D];郑州大学;2014年

4 刘春耀;后冷战时期的美巴战略关系[D];四川大学;2007年

5 程金玉;后冷战时期美国核威慑政策述评与思考—现实主义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6 鲁霞;后冷战时期美国民主制度输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瞿琼;后冷战时期美国对非洲军事干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孟宪波;后冷战时期世界社会主义研究[D];聊城大学;2009年

9 徐晖;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叙利亚政策浅析[D];外交学院;2014年

10 李焕民;后冷战时期中美中东战略博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后冷战时期的中巴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215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