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后宫等级_《延边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朝鲜王朝医妓制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12年
朝鲜王朝医妓制度的研究
郎威
【摘要】:医妓是朝鲜王朝专门负责医治宫廷和平民女性疾病和进行诸如妓女、搜查、看审等工作的新兴职业,其演变是根据朝鲜王朝初期的医女制度发展而来,形成时期是在朝鲜王朝第十代国王燕山君在位期间所产生的。而在其产生的初始便被赋予了不寻常的使命,既要从事对宫廷和平民女性的医疗工作,还要去从事完全同医学无关的诸如妓女、搜查、看审等工作。究其原因,除了燕山君个人的因素之外,还和当时朝鲜王朝的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医妓制度自其产生沿用至朝鲜王朝末期,历经近四百余年,对朝鲜王朝的宫廷和社会在医疗、礼俗、对外交流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论文即是以朝鲜王朝时期的医妓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朝鲜史料,对医妓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医妓制度的成因、发展、出身、职责及社会地位等多方面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朝鲜史料和韩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及对各个时期医妓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剖析,来展现医妓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对周边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古代朝鲜以医妓为代表的贱民阶层的命运,希望对研究此类课题的相关内容有所帮助。 本文正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研究医妓制度的成因和发展的各阶段。本部分共分三小节进行介绍,着重通过了解医妓制度的成因来认识医妓这个职业;在医妓的发展阶段共分四小节对医妓从医女制度的产生初期到医妓制度的废除的各个年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外,本章的第三小节还对医妓的相关职业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此能够更好的了解医妓职业在朝鲜王朝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第二部分是研究医妓制度的相关内容。本章是论文的重点,笔者通过对医妓的出身及种类划分、基本职责、待遇和社会地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首先在医妓的出身及种类划分一节中,通过介绍其出身了解了医妓主要是由官婢或非官婢的女性所构成的;另外对医妓的各种分类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医妓的基本职责的一节中,将其职责分为医疗职责和非医疗职责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医妓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一节中,笔者对医妓所受到的教育、俸禄的变化及其社会地位进行介绍,从中可以看出医妓在朝鲜王朝时期的所经受的变化及一般民众对其的态度。本章通过具体分析医妓制度的内容,使我们对医妓制度有了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介绍医妓制度与中日间交流的记录。本章共分两个小节:第一节是从朝中、朝日间的医妓往来记录来了解朝鲜王朝时期医妓制度同我国和日本的接触,从中可以看出中朝日三国在医妓交往中所进行的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第二节是对医妓交流的特点及影响进行评述,并从中了解医妓在中朝日三国中交流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312;R-0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承宰;韩国朝鲜时代的内医院和医书编纂[J];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02期
2 梁永宣!100029北京;王应遴与《答朝鲜医问》[J];中华医史杂志;2000年02期
3 董明;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章梅芳,刘兵;女性主义医学史研究的意义——对两个相关科学史研究案例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学智;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学智;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徐林;明中后期狂士的社会交往生活与江南士林风气[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5 赵忠祥;罗钦顺的心性论与其理气观的内在联系[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杨绪敏;;论明代空疏学风形成和嬗变的原因及影响[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7 于述胜;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兼论其教育哲学内涵及理论深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赵伟;“由仁义行”:一个重新认识晚明人文思潮的角度[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9 周群;“二溪”卓吾关系论[J];东南学术;2004年01期
10 卢海鸣;六朝政权与朝鲜半岛国家之间的交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巧云;;论明朝休宁儒学之兴盛[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文堪;;古代世界的文化联系和交流——三本中英文论著读后[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4 赵馥洁;;论全祖望的关学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贇;回归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林丹;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北京大学;2005年
8 刘霁堂;明清(1368—1840)医学道德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王仁忠;宗气与鼻鼽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刘海滨;焦竑与晚明会通思潮[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友轸;韩医学高等教育及方剂学课程的发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朴京淑;试论韩国朝鲜时代的汉语教学[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华伟丽;试论明末清初传奇中的风情喜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姜清波;仕唐三韩人事迹考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桂芹;竟陵派的诗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龙秋;“六经皆史”说考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牟玉荣;王船山的性习关系论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林根;王畿、邹守益心学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9 赵红梅;从在唐新罗人看在唐新罗关系——以新罗人在唐聚居区为中心[D];延边大学;2003年
10 郑红英;高丽恭愍王初期的改革与反元政策[D];延边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东辉;;从韩剧《大长今》的热播看儒家文化的复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2 张辉;李成桂父子与朱明[J];当代韩国;2001年03期
3 张增香;从东西文化成因对比看中朝现代化的起步[J];东疆学刊;2005年04期
4 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5 刘广铭;;《老稼斋燕行日记》中的康熙形象——兼与同时期欧洲语境中的康熙形象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孙卫国;论事大主义与朝鲜王朝对明关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王臻;朝鲜太宗与明朝争夺建州女真所有权述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崔秀汉;朝鲜针灸史料探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4年01期
9 梁永宣!100029北京;王应遴与《答朝鲜医问》[J];中华医史杂志;2000年02期
10 朱承宰;韩国朝鲜时代的内医院和医书编纂[J];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研究(1368年—1619年)[D];山东大学;2006年
2 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峰可;鞠萍;;近代朝鲜半岛基督教的发展及对其国民思想观念的影响[J];传承;2010年06期
2 金光虎;;庆基殿,朝鲜王朝的记忆[J];中外建筑;2010年04期
3 何晓芳;论程朱理学对朝鲜王朝的影响及作用[J];满族研究;2001年02期
4 李国峰;;论从高丽王朝到朝鲜王朝转型中儒教批判佛教的内涵[J];哲学动态;2009年04期
5 吕花兰;;从朝鲜古代《农事直说》分析朝鲜王朝农业技术的发展[J];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6 陈放;;清入关后朝鲜王朝反清与援清的矛盾述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7 高艳林;明代中朝贸易及贸易中的相互了解[J];求是学刊;2005年04期
8 崔英辰;邢丽菊;;朝鲜王朝时期儒学思想的基本问题——以性理学和实学思想为中心[J];哲学研究;2006年04期
9 高明士;;韩国朝鲜王朝的庙学与书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葛兆光;;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J];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李宝奇;;从《朝鲜王朝实录》的记载看“土门”[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葛荣晋;;曹南冥的实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3 龚颖;;《学蔀通辨》在东亚的传播及其意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郭黛姮;;韩国与尼泊尔王宫简述及中韩尼三国宫殿简要比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5 朴元(火高);;明“靖难之役”与朝鲜[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6 李华东;;朝鲜书院建筑述略[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7 崔东权;;朝鲜世宗《训民正音》与元世祖的八思巴文字[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8 于梦衍;;中国学术界关于《高丽史》的研究:成果与展望[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9 陈慧;;李重夏之“土门”认识考辨[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10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国家博物馆 杨红林;[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韩国 李志垠;[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宋佳烜;[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毛莉;[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焱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易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雨檬 编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倪红梅;[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卿青;[N];中国艺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海兰;朝鲜稗说文学文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陈慧;清代中朝图们江界务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3 王慧;《春香传》的文化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5 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山东大学;2008年
6 沈载权;朝鲜与明清公文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英日;儒学思想对朝鲜半岛医学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侯馥中;明代中国与朝鲜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刘广铭;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威;朝鲜王朝医妓制度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王子尧;论朝鲜王朝的伦理化司法[D];南京大学;2012年
3 陆建泉;朝鲜王朝“杀狱”审断程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刘阳;朝鲜王朝前期的北方“六镇”设置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崔坚;试论建文帝时期明与朝鲜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6 宋先超;《备边司誉录》史料价值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朴延华;论朝鲜王朝前期农学与农技术的发展[D];延边大学;2001年
8 刘丽敏;李氏朝鲜官制及其所受中国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柏松;明清时期朝鲜王朝“华夷观”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孙红英;清朝前期朝鲜的对华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朝鲜王朝医妓制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21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