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传统自由主义的滑铁卢——1870-1930年代的美国印第安人政策评述

发布时间:2018-11-01 16:10
【摘要】:强制同化政策是西部边疆开发殆尽的美国为彻底解决印第安人问题而在19世纪后期开始采用的一种激进战略。它以取消部落主权、拆散保留地、瓦解部落、赋予印第安人公民权并改变其思想认同为手段,试图将印第安人改造为按白人方式生活、融入主流社会的单个美国公民。强制同化政策是否定种族、族群集体权利与不宽容异质文化的美国传统自由主义在印第安人事务中的运用与移植,虽然出台之初,白人社会普遍对之寄予厚望,但因其在道义原则上种族歧视的实质,在工具效应上不能替代民族融合所必需的长期过程,也无法使弱势民族短期内顺利适应主流社会,在实施过程中又赋予支配群体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力,使其获得权力滥用的途径,鼓励其机会主义行为,所以在实施半个世纪之后惨遭失败而被废止。美国强制同化印第安人战略的目标、措施、困境及结果,虽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性,可以为后来者鉴。
[Abstract]:Forced assimilation is a radical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order to solve the Indian problem. By means of abolishing tribal sovereignty, tearing up reservations, disintegrating tribes, empowering Indians to citizenship and changing their ideological identity, it tries to transform Indians into a single American citizen who lives in a white way and integrates into the mainstream society. The mandatory assimilation policy is the applic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American traditional liberalism in Indian affairs, which denies race, collective right of ethnic group and heterogeneous culture of intolerance, although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introduction, white society generally placed great hopes on i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essence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moral principle, the instrumental effect cannot substitute for the long-term process necessary for the national integration, nor can it make the vulnerable ethnic groups adapt to the mainstream society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e dominant group is given an unlimited absolute power to obtain the way of abuse of power and encourage its opportunistic behavior, so it is abolished after half a century of failure. The goal, measures, difficulties and results of the American strategy of forced assimilation of Indians have their particularities, but they are also universal, whi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later arrival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项目“土著美国人问题与美国族群政治模式研究”(编号:2014M55011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政治整合路径选择研究”(编号:13AMZ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7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剑鸣;;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J];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2 李剑鸣;美国土著部落地位的演变与印第安人的公民权问题[J];美国研究;1994年02期

3 朱伦;走出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的误区[J];世界民族;2000年02期

4 朱伦;西方的“族体”概念系统——从“族群”概念在中国的应用错位说起[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龙长安;高力克;;联邦制、国家统一与两种话语之争——对近代中国联邦制论争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9 乔印伟;;论新加坡民族国家创建的基础[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欧阳军喜;;历史要重演吗?——1948年的周鲠生、胡适之争及其意蕴[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楠;美国反倾销法早期发展轨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J];民族研究;2002年01期

4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5 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2年05期

6 郝瑞,杨志明;论一些人类学专门术语的历史和翻译[J];世界民族;2001年04期

7 阮西湖;“民族”一词在英文中如何表述[J];世界民族;2001年06期

8 郝时远;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ethnic group[J];世界民族;2002年04期

9 朱伦;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J];世界民族;1997年03期

10 朱伦;“跨界民族”辨析与“现代泛民族主义”问题[J];世界民族;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文宏;从对立到位移——试论西方传统自由主义与传统保守主义的相互关系[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仁辉;;服务型政府的建构[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燕继荣;“自由”的学理争论及其意义[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国韶;新个人主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4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2304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