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法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演变与中法建交(1949-1964)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K153
【文章目录】:
郑重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战后初期中法美三国对印度支那的政策
第一节 美国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
一、 法国决意重返印度支那
二、 美国支持法国重返印度支那
第二节 新中国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抗法斗争
一、 新中国决定支援印度支那人民的独立斗争
二、 新中国对印度支那人民独立斗争的巨大支持
三、 新中国支援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斗争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日内瓦会议与美国直接干涉印度支那
一、 走向日内瓦
二、 美国直接干涉印度支那战争
三、 美国直接卷入印度支那冲突的原因
第二章 法美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与斗争
第一节 法美矛盾
一、 日内瓦会议前法美矛盾初露端倪
二、 日内瓦会议后法美矛盾持续升温
三、 法美在印度支那对抗的原因
第二节 戴高乐与印度支那中立化政策的提出
一、 戴高乐的民族主义思想
二、 印度支那中立化建议的提出
第三节 美国拒绝印度支那中立化政策
一、 美国拒绝中立化建议
二、 美国拒绝中立化建议的原因
第三章 印度支那问题与法国承认新中国
第一节 第四共和国的对华政策
一、 法国拒不承认新中国
二、 法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联中抗美--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战略转变
一、 戴高乐政府对印度支那政策的战略转变
二、 法国承认新中国的原因
第三节 中法建交的影响
结束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敬国,张颖;中法建交中的美台因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3期
2 张明军;跨越大西洋的握手——中法建交始末[J];党史博览;1999年12期
3 姚百慧;;中法建交多国档案选编(一)[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9年00期
4 米歇尔·皮尔森 ,江竞;法国,阴魂不散[J];外国文学;1993年04期
5 ;法国当代画展[J];美术;1983年11期
6 陈长伟;;1964年中法建交和美台交涉——约翰逊与蒋介石关系内幕之三[J];百年潮;2006年12期
7 ;国外乐讯[J];人民音乐;1984年09期
8 陆国顺;一次大战投笔从戎八十年后疆场枯骨——一著名法国作家遗骸被考古学家发现[J];自然杂志;1993年06期
9 杨刚;优势在于你的文化背景[J];21世纪;2004年03期
10 陈世;1940年法国溃败主要原因浅析[J];湖湘论坛;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天昊;法国宪法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黄冬敏;理性主义史学浅论[D];复旦大学;2008年
3 葛佳平;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绘画公共领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陈颐;腓力四世到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法律与国家建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颜榴;印象派与20世纪中国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邹建;法国电影新浪潮与中国电影新生代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百慧;应对戴高乐主义:美国对法政策研究(1958-1968)[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瑾;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9 黎英亮;普法战争与厄内斯特·勒南的民族主义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小波;欧洲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培凤;战后法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演变与中法建交(1949-1964)[D];武汉大学;2004年
2 杨金平;论文化对建筑的影响及二者的互动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猛;试论戴高乐主义[D];湘潭大学;2005年
4 林春雷;美、日、法三国税务会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朱晖;法国旅游促销对中国旅游业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国平;法国式民主化道路探析[D];苏州大学;2001年
7 洪潇亭;法国艺术展览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1850-1863][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8 荀虹;法国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刘稚旖;法国退还庚子赔款始末[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郝倩怡;中法两国青少年公民教育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7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287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