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超越 ——中国面对西方现代反科学思潮
发布时间:2021-07-23 01:47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对科学技术持批判态度的现代反科学思潮。这股思潮奠基于现代科学的后现代转向,源自对现代社会中科学主义的反对、对科技负效应的批判。特别是它与后现代主义结合,怀疑科学的合理性、客观性、真理性,批判科学的本质原罪,在发达国家中造成极大影响。随着对外开放日益走向深入,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关注这股思潮,学术界就“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西方的反科学思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构成了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引人瞩目的社会精神现象。本文试图从科技哲学的观点透视这一现象。首先,本文对“西方现代反科学思潮”进行简要概述,以形成对这一学术思潮的基本认知;其次,从对反科学思潮的不同理解(反对科学和反思科学)入手,综述当前我国学者对它的两种不同回应及其理由;再次,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的两难选择、对近现代科学的后现代转向的不同理解、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积极的精神诉求、不同科学观的冲突等不同层面,较全面地反思了中国对西方反科学思潮出现不同回应的社会精神现象的原因和实质。最后,本文提出,中国面对现代西方反科学思潮的两种回应之间的学术论...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反科学思潮传入中国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反科学思潮”研究的学术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要
1.1 反科学思潮的基本认知
1.1.1 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1.1.2 主要表现形式
1.1.3 实质和内容
1.2 反科学思潮的两个代表性学派简介
1.2.1 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
1.2.2 女性主义科学观
第二章 中国对西方反科学思潮的两种回应
2.1 回应之一:拒斥与批驳
2.1.1 反科学思潮错误多、危害大——坚决抵制
2.1.2 反科学思潮合理与危害并存——慎重看待
2.2 回应之二:赞同与支持
2.2.1 反科学思潮反思科学,合理有益——积极赞同
2.2.2 反科学思潮揭示传统科学观局限——温和支持
第三章 反思:透视当前中国反科学思潮论争现象
3.1 论争的原因分析
3.1.1 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的两难选择
3.1.2 对近现代科学的后现代转向不同层面的理解
3.1.3 知识分子积极的精神诉求
3.2 论争的实质考察
3.2.1 一元与多元科学观的分歧
3.2.2 “自组织”与“他组织”科学观的冲突
第四章 超越:畅想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道路
4.1 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再定位
4.1.1 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4.1.2 反科学思潮的指控对象
4.1.3 积极应对反科学思潮
4.2 科学的自然返魅
4.2.1 祛魅化的自然观
4.2.2 祛魅自然观的危机
4.2.3 科学的自然返魅
4.3 科技的人文回归
4.3.1 近现代科技的人性遗忘
4.3.2 科技的人文回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298338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反科学思潮传入中国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反科学思潮”研究的学术意义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现代反科学思潮述要
1.1 反科学思潮的基本认知
1.1.1 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1.1.2 主要表现形式
1.1.3 实质和内容
1.2 反科学思潮的两个代表性学派简介
1.2.1 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
1.2.2 女性主义科学观
第二章 中国对西方反科学思潮的两种回应
2.1 回应之一:拒斥与批驳
2.1.1 反科学思潮错误多、危害大——坚决抵制
2.1.2 反科学思潮合理与危害并存——慎重看待
2.2 回应之二:赞同与支持
2.2.1 反科学思潮反思科学,合理有益——积极赞同
2.2.2 反科学思潮揭示传统科学观局限——温和支持
第三章 反思:透视当前中国反科学思潮论争现象
3.1 论争的原因分析
3.1.1 发展中国家发展科技的两难选择
3.1.2 对近现代科学的后现代转向不同层面的理解
3.1.3 知识分子积极的精神诉求
3.2 论争的实质考察
3.2.1 一元与多元科学观的分歧
3.2.2 “自组织”与“他组织”科学观的冲突
第四章 超越:畅想21世纪中国科技发展道路
4.1 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再定位
4.1.1 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4.1.2 反科学思潮的指控对象
4.1.3 积极应对反科学思潮
4.2 科学的自然返魅
4.2.1 祛魅化的自然观
4.2.2 祛魅自然观的危机
4.2.3 科学的自然返魅
4.3 科技的人文回归
4.3.1 近现代科技的人性遗忘
4.3.2 科技的人文回归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298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29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