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人文性探讨中西方文字发展的不同趋向
发布时间:2023-11-09 18:29
本文提出,语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属性的统一,但是,语言理论大多突出了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言人文性的本质;对语言结构“内部”的属性研究得比较充分,对人文属性则关注得比较少。那么,语言与它所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本文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认知语言学等不同变量进行探索,尤其是阐释文字所蕴藏的人文内涵。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本文选题来源与研究现状
1.2 本选题的意义与所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语言的人文性与科学性
2.1 语言人文性的含义
2.2 对语言人文性与科学性的新认识
三 文字发展的不同趋向
3.1 历史学——文字的认同过程
3.1.1 文字的不同发展趋向与共同发展规律
3.1.2 文字作为民间模式对共同体的建构所起的作用
3.1.3 多元一体的“国语”的建构过程
3.2 文化人类学——东西方文化论战对文字研究的影响
3.2.1 符号域理论所揭示的文化编码与文字发展
3.2.2 辩证看待自我中心化过程与“文字识别”工作
3.3 民族学——文字的文化凝聚力
3.4 认知语言学——思维特征与文化特征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61786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本文选题来源与研究现状
1.2 本选题的意义与所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语言的人文性与科学性
2.1 语言人文性的含义
2.2 对语言人文性与科学性的新认识
三 文字发展的不同趋向
3.1 历史学——文字的认同过程
3.1.1 文字的不同发展趋向与共同发展规律
3.1.2 文字作为民间模式对共同体的建构所起的作用
3.1.3 多元一体的“国语”的建构过程
3.2 文化人类学——东西方文化论战对文字研究的影响
3.2.1 符号域理论所揭示的文化编码与文字发展
3.2.2 辩证看待自我中心化过程与“文字识别”工作
3.3 民族学——文字的文化凝聚力
3.4 认知语言学——思维特征与文化特征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61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86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