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4-02-13 20:07
本文旨在探讨“知识与智慧”这对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向读者传达笔者的一种教育信念:即“教育是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在笔者的心目中,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教育不仅拥有知识的外部特征,它更加具有智慧的内在性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决不是那种仅仅占有了许多书本知识的人,而是能够“转识成智”(即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应该具备四种基本品质:一、他是聪明的;二、他是明智的;三、他是自由的;四、他是向善的,即他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 在笔者看来,将教育建立在“单一”、“片面”、“狭窄”、“机械”、“僵化”、“唯客观”、“非生命”、“去主体”等知识教育观念及其实践的基础之上,使受教育者困陷于知识的藩篱,或淹没于知识的洪流,而不能走向作为智慧主体的自由自觉,即现代知识教育不能转化为人的智慧发展的实际命运,不能有效地引导人的智慧生命的主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长期存在着的一个突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探索,便构成了本篇论文的主线。 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论——“教育是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
【文章页数】:16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论 教育: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
一、 问题的源起
二、 现代知识教育中智慧价值的迷失
三、 现代知识教育中智慧价值失落的寻源
四、 教育: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
上篇: 教育的智慧性格
第一章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知识与智慧:问题的引出
(一) 知识与智慧:一个“哲学”与“教育”问题
(二) 知识与智慧:一个“心理学”与“教育学”问题
二、 知识与智慧:概念的辨析
(一) 知识的本质涵义与基本特征
(二) 智慧的本质涵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三) 智慧的基本特征
三、 知识与智慧:辩证的统一
(一) 知识与智慧的相对区分
(二) 知识与智慧的辩证统一
四、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教育的知识性格
(二) 教育的智慧性格
(三) “二重性格”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历史
一、 知识与智慧:古代教育中的朴素同一
(一) 古代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
(二) 知识与智慧在古代教育中的朴素同一
(三) 古代朴素智慧教育的两个典型案例
二、 知识与智慧:近代教育中的必然分化
(一) 近代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
(二) 近代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的分化
三、 知识与智慧:现代教育中的对立与统一
(一) 现代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的二元对立
(二) 现代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趋向于统一
四、 “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
(一) “转识成智”——种哲学与教育的解读
(二) “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
第三章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形态
一、 知识教育的两种形态
(一) 何谓知识教育的两种形态
(二) 两种知识教育形态的冲突与斗争
(三) 两种知识教育形态的辩证统一
二、 智慧教育的两种形态
(一) 何谓智慧教育的两种形态
(二) 两种智慧教育形态的冲突与斗争
(三) 两种智慧教育形态的辩证统一
下篇: 当代知识教育变革
第四章 当代知识教育观念的变革
一、 公共知识教育与个体知识教育
(一) 反思“公共知识教育”
(二) 解读“个体知识教育”
二、 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知识教育
(一) 反思“理论知识教育”
(二) 关注“实践知识教育”
三、 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
(一) 反思“科学知识教育”
(二) 审视“文化知识教育”
四、 符合知识教育与批判知识教育
(一) 反思“符合知识教育”
(二) 重构“批判知识教育”
第五章 当代知识教育内容的变革
一、 狭义知识教育与广义知识教育
(一) 狭义知识与广义知识
(二) 广义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二、 显性知识教育与缄默知识教育
(一) 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
(二) 缄默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三、 专业知识教育与博雅知识教育
(一) 专业知识与博雅知识
(二) 博雅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四、 法本知识教育与文本知识教育
(一) 法本知识与文本知识
(二) 文本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第六章 当代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
一、 “活动——生活”的知识教育
(一) “活动”视野中的知识教育
(二) “生活”视野中的知识教育
二、 “理解——体验”的知识教育
(一) 作为“理解者”的知识教育
(二) 作为“体验者”的知识教育
三、 “交往——对话”的知识教育
(一) 作为“交往者”的知识教育
(二) 作为“对话者”的知识教育
四、 “反思——建构”的知识教育
(一) 走向反思的知识教育
(二) 走向建构的知识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97133
【文章页数】:16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引论 教育: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
一、 问题的源起
二、 现代知识教育中智慧价值的迷失
三、 现代知识教育中智慧价值失落的寻源
四、 教育: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
上篇: 教育的智慧性格
第一章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知识与智慧:问题的引出
(一) 知识与智慧:一个“哲学”与“教育”问题
(二) 知识与智慧:一个“心理学”与“教育学”问题
二、 知识与智慧:概念的辨析
(一) 知识的本质涵义与基本特征
(二) 智慧的本质涵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三) 智慧的基本特征
三、 知识与智慧:辩证的统一
(一) 知识与智慧的相对区分
(二) 知识与智慧的辩证统一
四、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性格
(一) 教育的知识性格
(二) 教育的智慧性格
(三) “二重性格”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历史
一、 知识与智慧:古代教育中的朴素同一
(一) 古代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
(二) 知识与智慧在古代教育中的朴素同一
(三) 古代朴素智慧教育的两个典型案例
二、 知识与智慧:近代教育中的必然分化
(一) 近代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
(二) 近代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的分化
三、 知识与智慧:现代教育中的对立与统一
(一) 现代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的二元对立
(二) 现代教育中知识价值与智慧价值趋向于统一
四、 “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
(一) “转识成智”——种哲学与教育的解读
(二) “转识成智”——当代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
第三章 知识与智慧:教育的形态
一、 知识教育的两种形态
(一) 何谓知识教育的两种形态
(二) 两种知识教育形态的冲突与斗争
(三) 两种知识教育形态的辩证统一
二、 智慧教育的两种形态
(一) 何谓智慧教育的两种形态
(二) 两种智慧教育形态的冲突与斗争
(三) 两种智慧教育形态的辩证统一
下篇: 当代知识教育变革
第四章 当代知识教育观念的变革
一、 公共知识教育与个体知识教育
(一) 反思“公共知识教育”
(二) 解读“个体知识教育”
二、 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知识教育
(一) 反思“理论知识教育”
(二) 关注“实践知识教育”
三、 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
(一) 反思“科学知识教育”
(二) 审视“文化知识教育”
四、 符合知识教育与批判知识教育
(一) 反思“符合知识教育”
(二) 重构“批判知识教育”
第五章 当代知识教育内容的变革
一、 狭义知识教育与广义知识教育
(一) 狭义知识与广义知识
(二) 广义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二、 显性知识教育与缄默知识教育
(一) 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
(二) 缄默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三、 专业知识教育与博雅知识教育
(一) 专业知识与博雅知识
(二) 博雅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四、 法本知识教育与文本知识教育
(一) 法本知识与文本知识
(二) 文本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
第六章 当代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
一、 “活动——生活”的知识教育
(一) “活动”视野中的知识教育
(二) “生活”视野中的知识教育
二、 “理解——体验”的知识教育
(一) 作为“理解者”的知识教育
(二) 作为“体验者”的知识教育
三、 “交往——对话”的知识教育
(一) 作为“交往者”的知识教育
(二) 作为“对话者”的知识教育
四、 “反思——建构”的知识教育
(一) 走向反思的知识教育
(二) 走向建构的知识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97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89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