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1 18:06
本论文从杜尚以来艺术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出发,通过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这个美学问题的提出,引发文章所要研究的三个主题:审美语境,当代艺术和美术教育,并为这三个主题建立了关联性。进而提出,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审美的新的审美语境,而艺术事实和为这个事实提供解释而形成的审美语境,对美术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为了突显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在引言中文章对艺术和审美建立联系的过程进行了回顾,以著名美学家刘纲纪在《艺术哲学》中对艺术与美的关系所做的判断——“广义了解的美是艺术的本质”的观点作为基本立足点,提出本文的论点:美曾经是艺术的规定,虽然当代艺术切断了艺术与美的直接关联,但并不代表当代艺术不再有美的追求,更不代表艺术教育不再是审美教育的观点,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仍然需要审美的导向,实现审美的回归。 论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依次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是对当代审美语境的分析,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变迁,当代社会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后审美社会,所谓后审美社会,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特别是文化的高度发展和人们文明素质尤其是审美素养的普遍提升,审美文化得以普及,人们曾经追求的审美目标都已基本实现,...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仍然是审美教育
0.1 艺术美的追求作为艺术教育的理论背景
0.1.1 刘纲纪《艺术哲学》中的艺术与美
0.1.2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及其理论来源
0.1.3 艺术与美的发展及其与美术教育的联动关系
0.2 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0.3 当代美学、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关系及研究现状
0.3.1 当代艺术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0.3.2 当代美学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0.3.3 当代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0.4 审美仍是艺术教育的灵魂
0.5 研究方法
1 当代审美语境的基本特征
1.1 后审美时代的来临及其后审美的基本特征
1.1.1 “后审美”时代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1.1.2 “后审美”形成的原因
1.1.3 “后审美”时代的特征及其审美表现
1.2 当代美学的艺术哲学化
1.2.1 西方当代美学的艺术哲学化
1.2.2 当代中国艺术哲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 中西艺术教育的基本回顾
2.1 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
2.1.1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方式
2.1.2 建国后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影响
2.1.3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
2.2 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
2.2.1 美术学院产生之前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种模式
2.2.2 第一所美术学院的成立及之后的西方美术教育
2.2.3 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3 美学与艺术的发展及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
3.1 美学的产生与近代艺术体系的形成
3.2 审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的自律性
3.3 当代艺术的他律性及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4 艺术教育对审美回归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4.1 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使命及特征
4.1.1 人文学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而艺术是我们了解自身的最直接途径
4.1.2 艺术能够超越被理性、语言、功利和主客二分等种种屏障所限制的心智,反映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可谓“以美启真”
4.1.3 艺术的内驱力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艺术一方面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人对这种意识的创造性运用
4.1.4 艺术浓缩了人文历史的精髓,是人文学发展演变的鲜活印证
4.1.5 最后,作为人文学的艺术具有教化功能,可谓“以美储善”
4.2 学科教育论中的美学学科
4.2.1 学科教育论的历史背景
4.2.2 学科教育论的构成
4.3 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审美回归论
5 当代审美语境下美术教育的观念重建
5.1 当代艺术教育对审美的偏离
5.1.1 扩招与培养目标的迷失
5.1.2 教学过程的问题
5.2 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四重关系的理论重建
5.2.1 身与心
5.2.2 人与他人
5.2.3 人与物
5.2.4 人与环境
6 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讨
6.1 美术教育体制的重建
6.1.1 美术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6.1.2 对艺术教育特殊性的尊重及其方式
6.1.3 艺术教育中的美学与教育哲学
6.2 教学环节重建----艺术教育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
6.2.1 在审美的指引下设立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6.2.2 合格的师资:美学教师或美学家的艺术修养
6.3 课程体系建构
6.3.1 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6.3.2 课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6.3.3 课程建设的分类及评价
6.4 教学方式和教学条件保障
结语: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构建新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915614
【文章页数】:1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仍然是审美教育
0.1 艺术美的追求作为艺术教育的理论背景
0.1.1 刘纲纪《艺术哲学》中的艺术与美
0.1.2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及其理论来源
0.1.3 艺术与美的发展及其与美术教育的联动关系
0.2 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0.3 当代美学、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关系及研究现状
0.3.1 当代艺术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0.3.2 当代美学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0.3.3 当代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0.4 审美仍是艺术教育的灵魂
0.5 研究方法
1 当代审美语境的基本特征
1.1 后审美时代的来临及其后审美的基本特征
1.1.1 “后审美”时代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1.1.2 “后审美”形成的原因
1.1.3 “后审美”时代的特征及其审美表现
1.2 当代美学的艺术哲学化
1.2.1 西方当代美学的艺术哲学化
1.2.2 当代中国艺术哲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2 中西艺术教育的基本回顾
2.1 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
2.1.1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方式
2.1.2 建国后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影响
2.1.3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
2.2 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
2.2.1 美术学院产生之前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种模式
2.2.2 第一所美术学院的成立及之后的西方美术教育
2.2.3 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3 美学与艺术的发展及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
3.1 美学的产生与近代艺术体系的形成
3.2 审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的自律性
3.3 当代艺术的他律性及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4 艺术教育对审美回归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4.1 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使命及特征
4.1.1 人文学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而艺术是我们了解自身的最直接途径
4.1.2 艺术能够超越被理性、语言、功利和主客二分等种种屏障所限制的心智,反映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可谓“以美启真”
4.1.3 艺术的内驱力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艺术一方面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人对这种意识的创造性运用
4.1.4 艺术浓缩了人文历史的精髓,是人文学发展演变的鲜活印证
4.1.5 最后,作为人文学的艺术具有教化功能,可谓“以美储善”
4.2 学科教育论中的美学学科
4.2.1 学科教育论的历史背景
4.2.2 学科教育论的构成
4.3 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审美回归论
5 当代审美语境下美术教育的观念重建
5.1 当代艺术教育对审美的偏离
5.1.1 扩招与培养目标的迷失
5.1.2 教学过程的问题
5.2 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四重关系的理论重建
5.2.1 身与心
5.2.2 人与他人
5.2.3 人与物
5.2.4 人与环境
6 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讨
6.1 美术教育体制的重建
6.1.1 美术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6.1.2 对艺术教育特殊性的尊重及其方式
6.1.3 艺术教育中的美学与教育哲学
6.2 教学环节重建----艺术教育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
6.2.1 在审美的指引下设立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6.2.2 合格的师资:美学教师或美学家的艺术修养
6.3 课程体系建构
6.3.1 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6.3.2 课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6.3.3 课程建设的分类及评价
6.4 教学方式和教学条件保障
结语: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构建新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915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1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