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定爱尔兰叛乱到维护欧洲均势:卡斯尔雷外交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从平定爱尔兰叛乱到维护欧洲均势:卡斯尔雷外交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卡斯尔雷(1769—1822)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在他早年的从政生涯中就表现出一种超凡的洞察力与远见,这在平息18世纪末爱尔兰因天主教徒解放问题而引起的叛乱,以及促使英爱合并等问题上得以印证。卡斯尔雷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莫过于促成欧洲诸强联合,最终摧毁了拿破仑在欧洲的霸权,以及他所开创的在当时不受欢迎却为后世所吸收借鉴的“欧洲协调”和“定期会议制度”,这种国际关系协调机制对后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具有深刻影响。他的对外政策虽沿袭了英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均势原则,但他所倡导的实际上是—种和平的外交政策。此外,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事实,卡斯尔雷竟然是后来那位叱咤风云的,曾获得过八个国家元帅军衔的威灵顿公爵的“伯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卡斯尔雷对威灵顿公爵的极度信任与支持,才成就了威灵顿后来在军事指挥上的辉煌。卡斯尔雷的外交思想超越了他的同事甚至超越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 18世纪末,英国在外交上还基本上坚持以固守自己的本土及海外殖民地为主,尽可能把自己置身于欧洲事务之外的原则。但是,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尤其是拿破仑上台之后,法国军队—时横扫欧洲大陆,兵锋所指,无不畏其锋芒,其他欧陆国家要么选择缴械投降,要么被迫选择与法国结盟,成为其附庸国。此刻,英国人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一方面,爱尔兰是英国的薄弱点,英国害怕法国人趁机煽动和支持爱尔兰反叛英国,从后方对英国构成威胁。英国先是用不太恰当的方式平息了爱尔兰起义并强制合并了爱尔兰。另一方面,英国不得不转向与欧陆强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拿破仑帝国,使欧洲度过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拿破仑帝国覆灭后,他又竭尽全力地重建欧洲的和平秩序,倡导并形成了“欧洲协调”的机制,并由此而产生的“定期会议制度”,维护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某种意义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持续了三四十年的和平(直到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以武力统一德国,打破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都应归功于卡斯尔雷的公正立场。而这一切,正是由于这位外交大臣殚精竭虑的游说与努力取得的。最终使英国甚至整个欧洲度过了历史上最为艰难的一段经历。从爱尔兰布政使到战争与殖民地大臣,最后成为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都直接或间接参与英国对外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因此他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外交政策走向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卡斯尔雷早年政治活动,主要是在平定1798年爱尔兰叛乱、对天主教徒的处理态度以及促成英爱合并等方面的历史贡献,这一时段的从政经历为他后来做出彪炳史册的功绩打下了基础;第二章则论述了自反法同盟的形成到后来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以及维也纳会议上,欧洲诸强角逐、以及由卡斯尔雷所开创及倡导的“欧洲切调”制度和定期会议、奴隶贸易的废除等历史事实的论述,这是卡斯尔雷一生最为辉煌的一段经历;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卡斯尔雷所处的时代背景;接着总结了一些关于对卡斯尔雷的历史评价,阐述了卡斯尔雷死后,他的继任者乔治·坎宁对外政策的一些调整和改变;最后分析了卡斯尔雷的外交实践对英国的影响以及对后世在国际关系处理问题上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卡斯尔雷 爱尔兰起义 反法同盟 欧洲协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561.43;D80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9
- 绪论9-17
- 第一章 卡斯尔雷早年从政生涯:外交思想的源起17-36
- 第一节 平定爱尔兰叛乱与英爱合并17-25
- 第二节 卡斯尔雷在拿破仑战争中的应对25-30
- 第三节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厮杀30-33
- 第四节 英军瓦尔赫伦远征的失利33-36
- 第二章 卡斯尔雷对外政策实践(1812-1822)36-49
-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战后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36-41
- 第二节 同盟的延续:欧洲协调的诞生41-46
- 第三节 奴隶贸易的废除46-49
- 第三章 对卡斯尔雷外交思想的评价49-59
- 第一节 卡斯尔雷所处的时代背景49-51
- 第二节 卡斯尔雷之后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51-52
- 第三节 对卡斯尔雷外交思想的评价和总结52-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印伟;再论泰国免于沦为殖民地的原因[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2 韩家炳;美国1807年《禁运法案》的代价与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李东清;;论宗教当代发展的俗世情缘及其消极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5 陈一兵,陈玲;英国新工党欧盟政策评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3期
6 刘文立,曾伽;“二月革命”前的奥尔良派[J];法国研究;2005年01期
7 林秀玉;十九世纪英国贫困问题与宪政调适谫论[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陈晓枫;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J];法学评论;2007年05期
9 蒙晓阳;为概念法学正名[J];法学;2003年12期
10 刘锦涛;克里米亚战前俄英在东方问题上的冷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刚;;中国的地缘科技战略[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平;关于世界大转折的战略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范立新;从税收专制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D];厦门大学;2003年
3 刘斌;新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贾健;英国的联合国外交[D];外交学院;2004年
5 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潘德重;近代工业社会合理性的理论支撑——斯宾塞社会进化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魏建国;自由与法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经济体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华;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丽;早期美国人民争取普选权的斗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爱民;英国农业革命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舒畅;丁文江的科学思想及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玉玮;论难民不推回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谢东;国际战略环境与国际战略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何颖;英国战后的共识政治及其形成原因[D];四川大学;2002年
7 雷建锋;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长峰;试论日本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玉华;论民族主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军;王芸生的日本观及现代化思想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从平定爱尔兰叛乱到维护欧洲均势:卡斯尔雷外交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4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