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中立向参战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7-06-03 14:13

  本文关键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中立向参战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开始,世界局势就处于动荡不安的混乱之中。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与此同时,德意法西斯国家也在欧洲肆意侵略弱小国家。但是,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美国,在此时却执行了一套对法西斯国家妥协、退让的中立政策,这不仅让正饱受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感到寒心,更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日本法西斯在中国领土大肆侵略的时候,美国由于在中国的直接利益并不大,因此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对日本进行姑息,无视中国所遭受到的灾难。但当日本的野心不断膨胀,一步步南进的时候,美国感受到了威胁正在逼近,开始改变对日态度,并逐步向英国靠近,对日本实施制裁。虽然美国一直奉行的“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但在面对希特勒的侵略行径之时,仍然没有一开始就进行遏制,,反而同英法一起实行了绥靖政策。一直到慕尼黑阴谋之后,美国才开始改变策略,对德国进行遏制,但也没有放弃绥靖。然而德国的侵略野心是不会因为慕尼黑阴谋得逞而满足的。在侵占了波兰之后,德国又占领了一系列欧洲国家,美国所要维持的欧洲均势被打破了。因此从1940年开始,美国对德国实际上处于不宣而战的状态。 正是由于德日侵略野心的不断膨胀,美国的国家利益正逐步受到威胁,这使得美日、美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美国政府开始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援助,逐渐从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并最终在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直接加入了反法西斯战争。因此,美国从一开始实行的中立政策并没有使自己孤立于战争之外。反而由于其“纵容”的态度,最终将美国拖入了一场世界大战。
【关键词】: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立政策 美国参战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1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次7-9
  • 1 绪论9-14
  • 1.1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上述研究的不足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13-14
  • 2 二战前美国中立政策的实施14-25
  • 2.1 美国中立政策的由来——孤立主义传统14-16
  • 2.2 “二战”前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16-21
  • 2.2.1 美国民众不支持参战17-18
  • 2.2.2 军备力量不允许参战18-20
  • 2.2.3 国家利益促使美国实行中立20-21
  • 2.3 美国中立政策实施的具体表现21-25
  • 2.3.1 史汀生主义的出台21-22
  • 2.3.2 1935 年中立法的颁布22-23
  • 2.3.3 “永久中立法”的通过23-25
  • 3 美国对日从妥协走向战争的曲折道路25-50
  • 3.1 美国对日姑息:19 世纪 30 年代25-27
  • 3.2 从分道扬镳到敌对措施(1939 年—1940 年)27-36
  • 3.2.1 日美商约的废除27-28
  • 3.2.2 背道而驰但尚未敌对28-30
  • 3.2.3 美国对日采取敌对措施30-34
  • 3.2.4 美国更靠近英国34-36
  • 3.3 敌视日本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0 年冬——1941 年)36-50
  • 3.3.1 发出警告的信号37-39
  • 3.3.2 美国和英国协调一致,对日本施加制裁39-45
  • 3.3.3 美日战争的来临45-50
  • 4 美国从对德绥靖到不宣而战50-66
  • 4.1 美国对德国绥靖政策的开始实施50-53
  • 4.2 美国对德政策从绥靖到绥靖与遏制并存53-60
  • 4.2.1 慕尼黑会议之前美国的对德绥靖政策54-56
  • 4.2.2 美国对德政策转向绥靖与遏制并存56-60
  • 4.3 从不宣而战开始的战争60-66
  • 5 结语66-68
  • 参考文献68-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玲;论二战中美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原因及其影响[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张景刚;;“门户开放”与太平洋战争[J];兰台世界;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中立向参战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418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