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探究塔列朗多次变节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7-08-02 23:00

  本文关键词:探究塔列朗多次变节的原因


  更多相关文章: 塔列朗 变节 原因


【摘要】:法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夏尔·莫里斯·塔列朗,在其一生中曾为多个政权服务,故其多次"变节"的做法引起广泛的争议。本文仅从塔列朗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其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丧失对统治者的信任这三方面,简要考察其多次倒戈的原因。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关键词】塔列朗 变节 原因
【分类号】:K565.4
【正文快照】: 从1797年起,塔列朗在共和国、督政府、执政府、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七月王朝这些政权时期担任重职,参与过许多重要条约的签订,掌握着法国的外交大权。观其一生,塔列朗确实在政治上多次变节,塔列朗本人也常常被人称为“政治的变色龙”。在此,仅就塔列朗一生中最为引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良才;论弱势美国的成功外交——美国建国初期(1783-1812)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于宁宁;于耀洲;赵晓波;;近代德国统一后俄德关系恶化原因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3 唐翼;;黎塞留的政治主张及其对法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11期

4 范春燕;;试论孤立主义政策与美国的早期崛起[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刘秀瑛;;1954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印度支那政策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祝琴;;论马基雅维利人性观[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孙若彦;;政治文化与拉美国家外交政策[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2期

8 刘作奎;;论法国疆界变迁的政治学[J];欧洲研究;2005年06期

9 曾品元;;科学与外交[J];前沿;2010年24期

10 张瑾;“三环外交”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论沙皇俄国在俾斯麦外交体系中的重要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美娟;论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武红旗;克里米亚战争前欧洲列强的外交博弈[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林强;论勃兰特的外交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5 丁文青;二战后丘吉尔政府外交政策探析(1951-1955)[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宁;摘取夏威夷之“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孔明;美国外交政策同质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欧阳程奕;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价值取向[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9 毕伟光;大陆封锁政策的经济外交视角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宫绍周;冷战后的新孤立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艳;杜杨;;塔列朗在维也纳和会上提出“正统主义”原则的历史本相[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 辛益;塔列朗与法兰西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J];史学月刊;2005年11期

3 高海林;;塔列朗与近代国际社会的营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辛益;;塔列朗与法兰西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J];历史教学;2006年02期

5 冯俊杰;;积极倡导米制的塔列朗亲王[J];中国计量;2007年04期

6 苗玉龙;;塔列朗与李鸿章外交成败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6期

7 周燕;试论塔列朗在波旁王朝复辟中的民族精神[J];法国研究;2000年01期

8 叶隽;塔列朗与冯道之比较[J];法国研究;1999年01期

9 周燕;;浅析塔列朗对拿破仑的背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王悦;;我自有安排[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海民;塔列朗的两句名言[N];学习时报;2010年

2 李公明;在政治变色龙这枚徽章背后的……背叛与勾结[N];东方早报;2011年

3 金海民;维也纳会议[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彩虹;论法国近代外交大师塔列朗[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11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611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