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民族志撰写再反思——从“米德-弗里曼之争”谈起
本文关键词:田野民族志撰写再反思——从“米德-弗里曼之争”谈起
更多相关文章: 《萨摩亚人的成年》 “米德-弗里曼之争” 田野民族志 反思
【摘要】: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是20世纪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颇具争议之作,由此引发了人类学史上最为激烈的论战——"米德-弗里曼之争"。这场经久不衰的论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更加全面的萨摩亚社会,同时为后人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反思提供了新契机。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 《萨摩亚人的成年》 “米德-弗里曼之争” 田野民族志 反思
【分类号】:K18
【正文快照】: 书写,可以用来保存原本无法记录的当下瞬间,还可以保鲜并还原到当时语境,并能反复斟酌,让人建构起意识形态的现实。玛格丽特·米德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女性人类学家,美国文化与人格学派代表人物。924年,这个年轻的姑娘以孤往之大勇,前往萨摩亚,书写了一段田园牧歌般的故事《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民;;人类学艺术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价值与意义[J];思想战线;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5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类学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李遥;;桐城六尺巷传说的人类文化学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王志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描与阐释——论江帆持续性追踪研究故事讲述者的启示意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徐颖;;认同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崔俊杰;;乡政村治下的“村法”研究——立足于对3个乡村的调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3 韩瑞霞;;互联网对拉斯维尔5W模式的冲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常宏;;作为认知模式的草原文化理论及其在文化产业中的整合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5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马燕;;清真饮食文化中的美学意蕴[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7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爱华;;神圣与世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宗教学研究[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10 郭淳彬;;文化多元发展视角下规划的作为与无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训剑;侨乡的巡海大王崇拜[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步朝霞;;自我指涉性:从雅各布森到罗兰·巴特[J];外国文学;2006年05期
2 乔健;;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J];民族艺术;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剑;阿卜杜·哈米德二世时期的土耳其危机[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4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63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