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1899-1901年英国对华政策

发布时间:2017-08-18 03:33

  本文关键词:1899-1901年英国对华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英国 对华政策 利益 竞争


【摘要】:本文分四个部分论述了1899-1901年英国对华外交政策,其中: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英国在华与其他列强的关系。英国对华政策与当时的时局紧密相连。英国在此期间,放弃了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寻求与他国的合作,英国联合美、日两国,而与俄、法、德、意等国,英国既联合又竞争,以维护在华既有利益。 第二部分论述英国在义和团运动兴起与英国的对华政策,我认为义和团运动之初,英国持观望态度,寄希望于清政府的镇压,只是在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以及清政府支持义和团之后,英国才连同八国联军出兵镇压义和团。文中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当时英国正在南非用兵,无暇它顾;在义和团威胁到其利益才出兵。文中还论述了英国与慈禧太后政权的关系,认为英国出于维护其利益考虑,希望中国变革,这影响了与慈禧太后清政府的关系,间接地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扩大以及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化。 第三部分论述述了英国支持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和策划“东南互保”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认为,英国支持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致,英国在华地位已遭受俄、法、德、日等国威胁和挑战,英国已无力阻止,而支持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利于英国实现自身利益。此外,义和团运动发展之后,英国为了维护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防止义和团运动蔓延到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策划“东南互保”。英国企图通过“东南互保”实现长江流域的贸易稳定,防止义和团运动向该地区的发展和蔓延,同时也阻止其他列强向南方的扩张。英国还试图扶持在华代理人,影响中国政局,维护其利益。 第四部分论述英国在《辛丑条约》谈判与签订过程中的对华政策与活动。围绕《辛丑条约》的签订,英国极力主张惩办祸首,试图以此打击和压制中国人反抗意识,进而扩大在华影响力,使中国成为英国的附庸;英国还拖延签订时间,拖延撤兵,借以增加谈判筹码,利用清政府想及早签订条约的心理获取更多的在华利益。文中还认为英国不主张列强对华过多的赔款要求,以保证中国的贸易能力,为以后在华攫取利益做准备。英国还在谈判中争取扩大在华商业利益。
【关键词】:英国 对华政策 利益 竞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56.1;K5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创新与不足11-13
  • 一、与其他列强在华的争夺与联合13-24
  • (一) 与俄法德的争夺13-15
  • (二) 与德意俄的合作15-17
  • (三) 与日美的合作17-24
  • 二、义和团运动兴起与英国的对华政策24-30
  • (一) 观望并希望清政府镇压义和团24-26
  • (二) 出兵镇压义和团26-27
  • (三) 英国对慈禧政权的态度与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27-30
  • 三、策划“东南互保”保障长江流域利益30-37
  • (一) 支持“门户开放”30-32
  • (二) 策划“东互南保”32-35
  • (三) 扶持在华代理人35-37
  • 四、辛丑条约谈判与英国外交政策37-47
  • (一) 极力主张惩治祸首37-38
  • (二) 拖延议和时间与撤军38-41
  • (三) 反对他国要求过多的赔款41-44
  • (四) 维护在华商业利益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礼太;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蒋桂矛盾与美国对华政策[J];浙江学刊;2005年04期

2 卢永嘉;;从对苏、对华政策的冲突看二战前德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3 王扬;;一战后德国与中国重建外交关系政策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翟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的大亚洲主义论[J];日本学刊;2010年05期

5 柳德军;;建国前美国援蒋策略的局限及其困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吕书正;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与中共争取东北的斗争[J];唐都学刊;1996年01期

7 刘少华;新加坡对华政策的演变[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8 周竹梅;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原因浅析[J];昆明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陈世阳;夏欢;;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兼与赵志辉同志商榷[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疏子平;徐希军;;胡适对日本侵华政策的认知[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王国兴;;美国对华出口控制的趋势、因果与中国的对策[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冼国明;张岸元;;美国跨国公司与国会对华政治[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永成;;中国安全软环境分析——以9.11后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调整为视角[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卿斯美;;辛亥革命时期列强对华政策初探[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6 俞辛q;李W痤,

本文编号:692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692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