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后德国的身份认同与大屠杀历史争议——1996年的“戈德哈根之争”
本文关键词:统一后德国的身份认同与大屠杀历史争议——1996年的“戈德哈根之争”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 戈德哈根之争 大屠杀研究 身份认同 历史争议
【摘要】:1996年,美国学者戈德哈根出版《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普通德国人与大屠杀》一书,结果在德国引起了一场有关大屠杀的历史争议。这场"戈德哈根之争"历时一年之久,前后经历四个阶段,体现出来势凶猛、迂回往复、公开透明、左右合流与反思同步的特点。这场历史争议是一系列冲突的集合,拥有复杂多面的特性,但其核心指向统一后德国的身份认同困境。无法摆脱的纳粹阴影始终撩拨着每个德国人的敏感神经,他们试图在国家统一后寻求塑造历史神话的新契机,却不料再次被迫面对"沉重的过去"。但在身份认同问题上非此即彼的逻辑假设却造成这场争议几乎陷入无解的吊诡之中。这场"戈德哈根之争"没有胜利者,但为各民族面对自己历史上的污点问题,留下了足以参鉴的先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德国 戈德哈根之争 大屠杀研究 身份认同 历史争议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联邦德国史学研究——以关于纳粹问题的史学争论为中心”(项目批准号:12JJD77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516
【正文快照】: 历史认知往往建立在与特定时代精神和未来期盼密切相关的基础之上,借助于某种形式的回忆和遗忘来形成文化记忆。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中,这种文化记忆主要体现为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建构。对于那些拥有“历史负担”的国家而言,为过去所进行的批判和辩护既重要,又注定会引发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丁梁;;复杂语境中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J];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立新;;联邦德国“新右派”历史修正主义批判[J];史学史研究;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孟杨;阅读[J];领导文萃;1997年02期
2 刘敏;;幽默的手法 创造性的思维——评卢比·戈德堡的《为了心脏而艺术》[J];名作欣赏;2007年06期
3 埃蒙·麦克卡比;孙宇娟;;费伊·戈德温[J];中国摄影家;2009年08期
4 姚意克 ,魏奕祉;明智的跨越——访天津戈德防伪识别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明智[J];中国防伪;1999年01期
5 ;伍皮·戈德堡[J];Reading and Composition(Senior High)(English);2009年Z1期
6 感动;;不为总理破例[J];现代青年(细节版);2008年06期
7 瓦当;漫漫无声[J];小说界;2005年01期
8 郑理化;;真实与美德的追求:论威廉·戈德温的《卡勒布·威廉斯》(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01期
9 感动;;不为总理破例[J];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2008年07期
10 ;五花八门[J];新青年;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自新;;知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南开大学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做法与体会[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 凯;*ST戈德欲借南开生化翻身[N];证券日报;2004年
2 李苑立;相中戈德 鲁能系勾勒资本路线图[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南开戈德 大股东持股继续质押[N];中国证券报;2003年
4 ;南开戈德 关联借款险生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郑丽君 整理;薇姬·戈德堡: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影响[N];中国摄影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莲娜;南开戈德集团双龙起舞[N];中国证券报;2000年
7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陆洋 天津科技发展投资总公司副总经理 张仁亮;南开戈德的创业过程[N];证券时报;2001年
8 ;南开戈德股权重新质押[N];证券日报;2003年
9 记者 张莲娜;南开戈德推进研发出新招[N];中国证券报;2000年
10 马骏杰;他偷走了盟国最高机密[N];中国国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琳;科尔斯戈德规范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5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70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