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贵族制社会结构
本文关键词:日本古代贵族制社会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古代 社会结构 贵族 皇权 身份制社会 两重性
【摘要】:贵族是日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阶层。直到明治维新以前,贵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大和时代的豪族、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也称王朝贵族)、幕府时代的军事贵族。社会发展进程与贵族制度相伴始终,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的贵族主宰历史是日本古代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贵族制度的直接影响是强权统制架空了皇权。贵族制度的社会史含义在于,贵族是身份制社会的产物;贵族的根本属性是血统而不是财富;贵族传统塑造了日本人人格的两重性。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日本古代 社会结构 贵族 皇权 身份制社会 两重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古代社会结构比较研究”(项目批号:12BSS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313
【正文快照】: 日本是不崇尚革命的国家,古老的皇室延绵至今,贵族也曾经长期存在,直到战后民主改革才被废除。尽管日本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中国因素存在,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的贵族主宰历史,造成平民社会不发达,是古代日本与中国在社会结构方面的最大不同。这一特点导致中华制度文明传入日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卓;;日本古代贵族刍议[J];古代文明;2012年03期
2 李卓;;中日两国古代社会的差异——社会史视野的考察[J];学术月刊;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栋梁;韩宏;;浅析中国茶文化对日韩文化的影响[J];茶叶;2006年02期
2 李宗勋;高在辉;;试析新罗封建律令制的特色——兼与唐朝、日本相比较[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3 宁恺;;小议《古事记》与大和民族的起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4 徐建新;;日本古代国家形成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历史;2010年03期
5 邵敏;;日本的外来文化吸收方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王心喜;钱氏吴越国与日本的交往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陶和平;稻作东传之路与舟山群岛[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李小红,袁玲儿;徐福东渡再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张旭嘉;龚波;;日本吸收先进足球文化的成功经验对中国足球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黄梅红;;魏晋时代中日贸易与日语汉字进化的关系[J];武夷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葛继勇;《续日本纪》所载赴日唐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瞿亮;日本近世的修史与史学[D];南开大学;2012年
7 贾佳;日本书法教育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一敏;9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刘婷;唐代王权礼仪对日本王权礼仪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包鸿梅;渤海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王英;稻作文化与集团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陈宁;日本的历史认识及其对朝日关系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7 孔凡平;论渤海文化与公元7-10世纪东北亚各国文化的关系[D];延边大学;2007年
8 张楠;论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动力、特性及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桂丹;隋唐时期佛教东传日本之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闫金萍;佛法护国[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西云;唐代门荫制[J];大连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高建;;社会结构模式研究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09期
2 方素梅;近代壮族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杜大宁;;略论考察社会结构的着眼点[J];教学与研究;1986年02期
4 巴U,
本文编号:709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70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