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经济略论
本文关键词: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经济略论
【摘要】: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出现了经济复兴:工业生产指数、农产品产值、对外贸易额等达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显著提升;但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甚至出现局部危机: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开拓困难、失业严重、银行业虚弱、公共财政拮据、国际收支恶化、农业慢性危机、严重依赖外资等,总的来看经济复兴具有不持久、不普遍、不平衡、相对性的特点。相对稳定时期魏玛共和国经济表现的两面性是内外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德国战败、超通货膨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有关,又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时段趋势、两次大战间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变化和资本主义世界农业慢性危机的影响。
【作者单位】: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相对稳定时期 魏玛共和国 德国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ZD103)
【分类号】:K516.43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学界对魏玛共和国相对稳定时期经济状况多持正面评价,安吉尔称之为“整个世界经济史中最为奇观”的复兴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克努特·博尔夏特(Kunt Borchardt)、卡尔-路德维希·霍尔特弗莱里希(Carl-Ludwig Holtfrerich)、哈罗德·詹姆斯(Harold James)等对魏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从阳;;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民选总统[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陈从阳;;美国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赔偿危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3 赵骞;;国内魏玛共和国研究的开创之作——读《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曾瑞琪;;动荡和灾难不是没有根源——评昂耐尔·理查尔《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5 张喜庆;市政当局的“行动主义”与魏玛共和国对复兴的追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6 陈从阳;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民主政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戚骥;;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8 陈从阳;吴友法;;拥抱与抗拒——美国大众文化在魏玛共和国[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梅祖蓉;马敏;;制度转型的多样性因素及关系分析——魏玛共和国和联邦德国民主试验的经验比较[J];史学集刊;2007年02期
10 高宇祥;;浅析魏玛共和国时期民主保障制度的缺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从阳;;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生产合理化运动[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雅华;文化与文明之争[N];学习时报;2013年
2 李晋悦;学界聚焦德国科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从阳;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辉娟;论魏玛共和国的终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卢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妇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焦文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东西方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娟;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妇女社会生存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继成;魏玛共和国的国民心态与纳粹的崛起[D];四川大学;2007年
6 阿琳娜;二战后到统一前联邦德国民主重建[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5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71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