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文以载道”视阈下的《泰西新史揽要》译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22:22

  本文关键词:“文以载道”视阈下的《泰西新史揽要》译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泰西新史揽要》 文以载道 李提摩太 西译中述 晚清


【摘要】:《泰西新史揽要》是晚清销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部译述西史。在文化适应路线下,译者对文本的遣词造句进行了重新构建,期冀斐然文采以飨预期读者,阐述了以民为本和变法图强之道,为晚清危局指点迷津,并在西译中述模式下会通了中西史传不同的叙事功能和特征。该史著以其新内容和新形式获得了积极的本土回应,对晚清社会变局的影响可谓沦肌浃髓,也给今天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和反思。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泰西新史揽要》 文以载道 李提摩太 西译中述 晚清
【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4AH0007A) 2016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 ZD2016313) 安徽高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935)
【分类号】:K107
【正文快照】: 1熊月之(参考文献[17])、马军(参考文献[7])认为原著初版时间是1889年,邹振环(参考文献[13])、刘雅军(参考文献[23])认为初版时间是1880年。根据费正清〔美〕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上册第641页和科林伍德〔英〕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芳;;《泰西新史揽要》翻译的本土化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2期

2 张昭军,徐娟;文化传播与文化增殖——以《泰西新史揽要》在晚清社会的传播为例[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吴瑾宜;;《泰西新史揽要》的诗学改写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吴瑾宜;;《泰西新史揽要》的情感化译笔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陈绍波;刘中猛;;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J];沧桑;2006年04期

6 熊月之;;说“世纪”,谈展望[J];世纪;2000年06期

7 刘雅军;李提摩太与《泰西新史揽要》的译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关志远;;李提摩太在《泰西新史揽要》译介中的得与失[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毕婷婷;;中西合译中的变通性研究——以《泰西新史揽要》在晚清社会的译介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琛;《泰西新史揽要》经世化改写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8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768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e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