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回鹘国多元宗教共生并存格局及其历史启示
本文关键词:高昌回鹘国多元宗教共生并存格局及其历史启示
【摘要】:高昌回鹘位于"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民族迁移、东西方使者、商贾、僧侣往来都途经这里,由此各民族文化交汇发展,进而呈现出宗教文化多姿多彩、多元并立、兼容并包的态势。
【作者单位】: 新疆工程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高昌回鹘 宗教 历史启示
【分类号】:K124
【正文快照】: 高昌回鹘王国,创建于9世纪60年代,灭亡于13世纪80年代,是回鹘西迁以后,在西域建立的重要地方政权。西迁的回鹘人融合东部天山南北各居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书写了西域史册的新篇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昌回鹘王国其位于丝绸之路中枢,其地理位置不仅有利于与周边各政权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富学;宋元时代维吾尔族景教略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惠;;宗教文化对维吾尔族人名、尊号的影响[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张畅;;浅析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民族特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畅;;关于正确认识宗教在民族形成中作用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王胜;;对塔里木盆地佛教初传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邹西成;;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展品中的三枚清代摄政王印章初考[J];中国藏学;2010年03期
6 杨鸿蛟;;夏鲁寺般若佛母殿《文殊根本续》壁画与转轮王观念关系考[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7 杨富学;回鹘景教研究百年回顾[J];敦煌研究;2001年02期
8 徐忆农;;敦煌与印刷术及其相关技术[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9 萨仁高娃;杨富学;;敦煌本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研究[J];敦煌研究;2010年01期
10 杨富学;;甘州回鹘宗教信仰考[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富学;;回鹘佛教徒忏悔文及其特色[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胡玉冰;;汉文西夏文献之特点及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4 袁益娟;;浅析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的民族特色[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6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杨东宇;《突厥语大词典》中的医学及相关词汇[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9 张国云;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丁克家;当代甘宁青城市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楠;论在中国新疆及其周边国家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2 高铁泰;元代崇福司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艳方;敦煌早中期石窟建筑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晓轩;回鹘史学初探[D];兰州大学;2011年
5 司马义·热西提;维吾尔族乡村哲玛提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勇兰;试论蒙元时期汪古部的景教[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王丽娟;辽述律后史迹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汤文霞;旅游业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村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达丽;新疆哈喇沙尔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阿依努尔·吾甫尔;新疆沙雅县城镇巴扎商业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玛丽(A·V·Gabain),耿世民;高昌回鹘王国(公元850年—1250年)[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卫疆;试析高昌回鹘内部的三次宗教传入及其后果[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2 赵星华;《高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评介[J];西域研究;2004年02期
3 高汝东;;高昌回鹘与环塔里木多元文化的融合[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答小群;袁升祺;;略论高昌回鹘王国多宗教共生并存的原因[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海燕萍;马月玫;;试论西域高昌回鹘多元文化成因[J];文学教育(中);2011年12期
6 高永辉;刘闽;;文化的分岔与统一——高昌回鹘与葱岭西回鹘的文化变迁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任道斌;;关于高昌回鹘的绘画及其特点[J];新美术;1991年03期
8 刘戈;汉文高昌回鹘史料述要[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杨富学;;高昌回鹘摩尼教稽考[J];敦煌研究;2014年02期
10 葛玛丽;赵崇民;杨富学;;高昌回鹘王国(公元840~1400年)的君主观念[J];民族译丛;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清;;我所收藏的西州回鹘钱[A];全疆钱币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军;高昌回鹘的农业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2 张香珍;元代高昌回鹘藏传佛教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6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78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