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琉球问题的处置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本文关键词:“二战”后琉球问题的处置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摘要】:通过考察二战后琉球问题的处置过程,作者提出美国在琉球问题处置上经历了一个由"盟国共管"到"独自托管"的变化过程。1951年,在美国的操作下,美、英等国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置于美国的托管之下。此后,美国擅自扩大托管范围,将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纳入其托管范围,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为钓鱼岛争端埋下隐患。美国单方面"托管"琉球有违于《联合国宪章》中有关托管制度适用范围的规定,且未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定。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钓鱼岛 琉球 美国
【分类号】:K153
【正文快照】: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与琉球本无关联。甲午战争期间,钓鱼岛为日本所窃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英、美首脑多次举行会晤,就琉球、台湾等问题进行了磋商,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代表的部分美国政界要人支持中国在战后接收琉球。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转变了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新崎盛晖;孙军悦;;现代日本与冲绳[J];开放时代;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元庆;徐成华;;追究日本侵华战争罪责的四大缺失[J];党史文汇;2010年09期
2 张明亮;;《旧金山对日和约》再研究——关于其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处理及后果[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1期
3 刘越英;;战后初期苏联对日政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沈美华;日本对亚洲各国的战争赔偿[J];国际观察;2002年04期
5 王友明;;《美日归还冲绳协定》私相授受钓鱼岛的非法性[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6 石善涛;;中苏同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日政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6期
7 黄影;;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分析——从国际文件的角度[J];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04期
8 安成日;;苏美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矛盾与二战后日苏间悬而未决的问题[J];俄罗斯学刊;2015年01期
9 魏楚雄;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J];世界历史;1987年05期
10 张盛发;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共同抵制美国主导的对日媾和[J];世界历史;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可菊;;钓鱼岛及其在东海划界中的地位[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2 金莹;“日台条约”与1950年代初期远东国际关系的形成[D];复旦大学;2008年
3 崔建平;苏联对日外交政策研究(1941-1956)[D];吉林大学;2010年
4 田野;战后日本赔偿外交研究(1945-1977)[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文彬;日本对华政策(1952-1972)转变期间民间因素的影响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世鹰;战后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毅;琉球法律地位之国际法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吉燕;钓鱼岛归属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想;同盟的双重性与冷战后的美日同盟[D];复旦大学;2011年
3 温馨;环东海地缘政治在中日关系中的意义[D];暨南大学;2006年
4 王鑫;德国、日本二战史观迥异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臧扬勤;盟国在日财产处理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代晓晴;论《日美安全条约》的形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曹旭冉;“友爱”与制度的碰撞[D];云南大学;2012年
8 王中华;两蒋时期台湾当局的南中国海政策研究(1949-1988)[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鹏程;苏东解体后“北方领土”问题下的日俄关系(1991-2010)[D];辽宁大学;2012年
10 戚景;中国对日战争索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枫;;琉球是怎样“成为”冲绳的[J];文史精华;2013年03期
2 杨智;;冲绳:不能忘却的“琉球梦”[J];报刊荟萃;2013年09期
3 ;日本多次在琉球制造血案[J];共产党员;2013年12期
4 王家骏;;琉球群岛怎样变成冲绳[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3年07期
5 赖正维;;略论明清时期福建生产技术在琉球的传播[J];海交史研究;2002年01期
6 马钰;日本吞并琉球与清政府对日交涉[J];文史精华;2002年08期
7 李莉;明清福州琉球馆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吴元丰;名目繁多的琉球来华使节[J];历史档案;2004年02期
9 李金明;明清琉球册封使与中国文化传播[J];历史档案;2005年03期
10 陈丽华;琉球古国与清宫琉球文物[J];紫禁城;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君尧;;琉球馆:尘封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记忆[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2 赖正维;;明清时期福州手工技艺在琉球的传播[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3 李金明;;论明朝对琉球的册封[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谢必震;傅朗;;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论略[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5 边文锋;;英国与晚清中日琉球交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岑玲;;清代档案所见之琉球漂流船的海难救助[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7 徐恭生;;明清时期福州与那霸的友好交往[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8 R売,
本文编号:877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87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