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埃及腐败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埃及腐败问题研究
【摘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社会秩序衔接的错乱孕育着腐败的温床。1952年7月革命使埃及进入新的时代,纳赛尔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巩固独立和促进发展的措施,为埃及迈向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工农业基础。萨达特继任总统后,实施了一系列去纳赛尔化的措施,在经济领域实施开放政策,在政治领域推行了部分自由化举措,埃及逐渐由纳赛尔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新旧秩序激烈碰撞,腐败现象迅速蔓延。穆巴拉克延续萨达特的政策,并在国际机构的压力下进一步实施私有化和市场化举措,在政治领域象征性地推进民主化进程。伴随着埃及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成为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埃及腐败问题逐渐由上层阶级扩展到各个阶层,并成为体制性问题。在2011年埃及政治变局中,腐败问题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是穆巴拉克政府轰然倒塌的重要诱因。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埃及 腐败问题 私有化
【分类号】:K411.5
【正文快照】: 腐败问题并非现代社会的独特现象,而是随着公共权力的建立便已产生,并成为社会健康肌体中的毒瘤。当今世界,腐败问题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尚未形成,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志平;论二战后亚非新兴国家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冰;;试论纳赛尔的阿拉伯政策[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6期
3 由俊生;;艾森豪威尔时期美伊关系的进一步加强(1956-1960)[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健;英国的联合国外交[D];外交学院;2004年
2 王泰;当代埃及的威权主义与政治民主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方长明;美国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埃及地位的衰落——(1940-1954)[D];武汉大学;2010年
5 郑已东;埃及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合法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站稳;犹太民族心态与巴勒斯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郭;萨达特时期美埃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D];西北大学;2008年
3 田志馥;论埃以“冷和平”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茜萍;威权政体下的埃及2011年政局动荡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中青;;埃及总统穆巴拉克[J];阿拉伯世界;1983年02期
2 陈佩明;;访穆巴拉克[J];中国记者;1987年02期
3 陈佩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J];阿拉伯世界;1988年02期
4 潘定宇;我和我的丈夫侯斯尼·穆巴拉克[J];阿拉伯世界;1988年03期
5 梁树平;生活中的穆巴拉克总统[J];国际人才交流;1994年09期
6 ;埃及第一夫人苏珊·穆巴拉克[J];阿拉伯世界;1995年04期
7 阿讯;埃及总统夫人苏珊·穆巴拉克女士访问上外——上外授予苏珊·穆巴拉克女士“顾问教授”称号[J];阿拉伯世界;1999年02期
8 ;苏珊·穆巴拉克教授的演讲[J];阿拉伯世界;1999年02期
9 晓华;穆巴拉克总统的访华收获[J];阿拉伯世界;1999年03期
10 黄培昭;;穆巴拉克 亦铁血亦悲泣[J];环球人物;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辛俭强、杨文静;穆巴拉克将竞选连任总统[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冯淑芳 通讯员 程晾;闽昌万里民族情[N];昌吉日报;2010年
3 记者 黄培昭 焦翔 张梦旭 王恬;穆巴拉克宣布不再谋求连任[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来房 朱俊清 冉维 易爱军 冯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表示不再寻求连任[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记者 易爱军 冉维;穆巴拉克:现在辞职将致国家陷入混乱[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穆巴拉克签署命令成立修宪委员会[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记者 冯康 朱俊清 李来房;穆巴拉克辞职,将权力移交给埃及军方[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见习记者 于盟;清算穆巴拉克家族 艰难的埃及算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本报记者 唐见端;穆巴拉克上不上法庭牵动地区局势新暗流[N];文汇报;2011年
10 薛洪涛;昔日“中东雄狮”命运难卜[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灏;埃及穆巴拉克政权对穆斯林兄弟会的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靓;冷战后穆巴拉克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辽宁大学;2011年
2 蔡落超;合法性视野下的穆巴拉克政权垮台的原因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振琴;穆巴拉克时期埃及与美国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4 文雅;试论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与演变[D];西北大学;2007年
5 谷亚平;穆巴拉克时期妇女地位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冯蕾;穆巴拉克时期埃及非政府组织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杨彪;穆巴拉克时期埃及与苏丹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同欢;穆巴拉克时期的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研究(1981-2011)[D];郑州大学;2014年
9 霍艳;埃及“1·25革命”多维度探析[D];辽宁大学;2013年
10 田志馥;论埃以“冷和平”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88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