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战后东亚秩序的“帝国”结构原理:从“阵营对抗”到“正常化”

发布时间:2017-09-23 15:26

  本文关键词:战后东亚秩序的“帝国”结构原理:从“阵营对抗”到“正常化”


  更多相关文章: 战后东亚秩序 帝国 冷战 国际传播 钓鱼岛问题


【摘要】:"钓鱼岛问题"危机化带来了互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话语斗争,但东亚的"秩序论"实证知识前提缺位。帝国主义军事殖民被世界大战终结,战后东亚是"阵营对抗"模式的"新帝国秩序"。美国通过政治、知识对话在日本确立"美国信仰",发展出成熟的制度化同盟。"一边倒"的中苏同盟基于普世价值信仰,但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欠缺把国家失败的历史真相转化为知识思想的改革意识形态生产能力,"苏联信仰"消退后中国就不再忍受"社会帝国主义"压迫;美国乘机通过遏制苏联、控制日本的战略对话把中国纳入了"正常化"秩序。"美帝国"权力扩张带动日本"帝国精神"复活,战后中日关系遗留的战争责任和领土处置问题反复发作,美国则利用来强化日美同盟,构成压迫中国的象征暴力。无知于这种战后国际传播能力竞争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东亚秩序的现在和未来。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关键词】战后东亚秩序 帝国 冷战 国际传播 钓鱼岛问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话语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BGJ013)的基础研究成果
【分类号】:D731;K31
【正文快照】: 刘建平: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Liu Jianping,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现代人类社会从西方工业化大国征服东方落后民族的殖民战争发展出列强之间的帝国主义世界大战,造成了残酷的国民动员“总体战”牺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永钦;1966-1976年中美苏关系纪事(连载三)[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06期

2 刘建平;“中间地带”理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上)[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05期

3 刘建平;“一边倒”冷战体制下和平共处的限度: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J];国际论坛;2000年02期

4 刘建平;;野坂参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日本认识——新中国对日外交思想探源[J];开放时代;2007年06期

5 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J];史学集刊;2007年05期

6 刘建平;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正礼;邓小平与中苏论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刘旭东;;论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张海林;;试论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管理思想——重学《论十大关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路文娟;1945年8月-1946年4月苏联对中国东北政策的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路文娟;路景辉;;1949年初中苏两党的秘密会谈及成果[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田玉兰;刘少奇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郑毅;皇室·反战·神道:吉田茂的皇国史观研究(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李伟;李彦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安成日;李金波;;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2 罗平;;略论新四军的铁军精神[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3 张博文;;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办的背景与动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高正礼;;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欧阳雪梅;;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田改伟;;试析建国后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巧荣;;毛泽东的国家利益观及其外交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程珂;;再论建国前夕毛泽东对美国的和解努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丁明;;外蒙古独立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少东;日美冲绳问题起源研究(1942-1952)[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秀芳;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綦晓旭;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中的“政经分离”原则(1952-1964)[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龙生;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劲,

本文编号:906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906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