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之役”后金鲜实质矛盾探析
本文关键词:“丁卯之役”后金鲜实质矛盾探析
【摘要】:"丁卯之役"后,后金与朝鲜虽约为"兄弟之国",但围绕着对明关系的问题,双方对"兄弟之盟"的理解却存在分歧。后金试图以"兄弟之盟"解除明朝与朝鲜的君臣关系,消解明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将朝鲜组织进自己的天下秩序中。朝鲜则以"事大"维系明朝与它的君臣名分,以"交邻"来处理它与后金的"兄弟之盟"。此后十年双方在岁币、关市、刷还、使臣接待等问题上纷争不断,其背后的实质则是名分之争。后金在名分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要取得与明朝同等的地位,这使得朝鲜无法继续在"事大"与"交邻"的架构中缓和双方的矛盾。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
【关键词】: 丁卯之役 兄弟之盟 事大 交邻 后金 朝鲜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19世纪李氏朝鲜视野中的清朝正统性研究”(批准号:15YJC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1;K312.3
【正文快照】: 天聪元年(1627),后金出兵朝鲜,这场战争在清朝被称为“丁卯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丁卯虏乱”。后金的军事行动出乎预料地顺利,由大贝勒阿敏率领的金兵正月初八日进入朝鲜,正月二十六日就抵达平壤。面对大军压境,朝鲜军队望风自溃,仁祖大王逃亡江都。双方最终在三月初达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善洪;后金朝鲜“丁卯之役”原因浅析[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7期
2 徐凯;论“丁卯虏乱”与“丙子胡乱”──兼评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的战略[J];当代韩国;1994年03期
3 宋慧娟;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J];东疆学刊;2003年02期
4 王臻;;“丁卯之役”的交涉及战后金鲜的矛盾冲突探析[J];韩国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5 石少颖;;和约背后的制衡——对“丁卯之役”及金鲜谈判的再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7期
6 林红;“兄弟之盟”下后金与朝鲜贸易初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魏志江;潘清;;关于“丁卯胡乱”与清鲜初期交涉的几个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7年01期
8 刁书仁;论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确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臻;;“丁卯之役”的交涉及战后金鲜的矛盾冲突探析[J];韩国研究论丛;2008年01期
2 石少颖;;“名分外交”的困境——以朝鲜仁祖时期“斥和”与“主和”论争为中心[J];兰州学刊;2010年07期
3 石少颖;;和约背后的制衡——对“丁卯之役”及金鲜谈判的再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07期
4 唐烈;;后金(清)“不完全”征服朝鲜原因初探[J];学理论;2014年27期
5 洪波;;皇太极两征朝鲜的“盟誓神判”及降礼[J];学术探索;2012年07期
6 石少颖;;“丁卯之役”中金鲜间“纳质”、“岁币”问题由来考辨——兼论后金首次征朝期间的外交策略[J];中国史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牟邵义;明代东北亚地区陆路信息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冯正玉;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放;朝鲜与女真、满族诸政权关系变迁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玄花;沈馆宗藩外交研究(1637-1644)[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崔鸣吉与《迟川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娇瑾;清代中朝图们江互市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韩子娴;《满文老档》所见皇太极时期社会历史考[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文文;康熙朝清鲜封贡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波;《同文汇考》史料分类述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先超;《备边司誉录》史料价值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牟效萱;中韩传统家具的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张婷婷;后金崛起后明朝与朝鲜关系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9 刘雪;清鲜关系中的岁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李凯;清前期对朝鲜人越境案件的审理制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洪;后金朝鲜“丁卯之役”原因浅析[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7期
2 戚福康;皇太极统治时期(1627-1644)后金(清)与周边贸易之研究[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3 宋慧娟,侯雅文;论后金与朝鲜“兄弟之盟”的性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徐凯;论“丁卯虏乱”与“丙子胡乱”──兼评皇太极两次用兵朝鲜的战略[J];当代韩国;1994年03期
5 宋慧娟;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J];东疆学刊;2003年02期
6 张杰;;后金时期满族与朝鲜的贸易[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高志超;;刘兴祚在明清转型期的重要作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王思治;皇太极嗣位与诸大贝勒的矛盾[J];历史档案;1984年03期
9 闫立新;简述后金与明朝关系的逐步演变[J];满族研究;1997年01期
10 李兴华;;清入关前商业贸易[J];满族研究;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92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92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