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重构的空间正义之维
本文关键词:乡村文明重构的空间正义之维
【摘要】:城镇化是一种空间化的再生产与重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式微与消隐。它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城市"与"美丽乡村"的结合体。从正义维度分析,必须破解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单向度思考,高度重视城镇化的"空间正义",警惕与遏制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导致对乡村文明的阉割,造成"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错位。要以人的生活本身为目的,做好社会与生态、时间与空间的协调统一,推进乡村文明重建。
【作者单位】: 湘南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正义 乡土中国 乡村文明
【分类号】:F299.21;K02;D422.7
【正文快照】: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创始人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一改空间是空洞与静止的固有观念,将公平正义由社会维度转向空间维度,认为“(社会)空间就是(社会)产物”1,并强调: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和“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2。由此,可引申出“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3期
2 涂文晖;;在自然中印染自己的色彩——论闽籍诗人蔡其矫的大自然抒写[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赵旭东;;费孝通的“乡土社会”何去何从[J];社会观察;2010年11期
4 邱建生;杨帅;兰永海;温铁军;;中国社会变迁与乡村文明建设[J];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论许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王鸿博;;空间与权力——《如意郎君》的空间书写研究之一[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吴东民;孟宪斌;;我国社区NGO发展现状与思考: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the Spatial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New Cultural Geography to the Post-Colonial Literary Study[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8年01期
5 蔡英辉;;我国斜向府际关系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邰杰;;文化视域下艺术介入城市的景观系统建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谢纳;;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当代“空间转向”[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8 王凯元;;试论福柯的空间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张光昕;;昌耀:诗的抵抗史[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10 李静;;英雄梦想的幻灭与个人的成长历程——《红色英勇勋章》的空间叙事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徐宁;;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3 王珂;;自然景观和文化记忆结合的类型写作——台湾中生代诗人大陆纪游诗创作动力研究[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王莉;;城市转型中的异质空间:贾樟柯电影的空间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5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6 潘道正;李进超;;异托邦视域下的天津老教堂[A];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黄美冰;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叙事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吴春;大规模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空间变迁与环境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章慧宇;都市迷宫的系统观照与现代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亓志梅;《红字》中的多重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真;西方当代空间化叙事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绍荣;张爱玲和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空间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文霞;中国艺术展示空间的权力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蒈;以“死亡”唱响“象征交换”的序幕[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宁宁;居住空间视角下乡村家庭伦理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玲玲;论城乡意识与中国1930年代文学[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登翰;;青烟和灰烬 都是火的兄弟——怀蔡其矫[J];福建文学;2007年03期
2 孟繁华;;心灵的孤帆远行——蔡其矫与五、六十年代中国诗歌的精神现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J];人民论坛;2009年02期
4 欧阳静;;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政权 以桔镇为研究对象[J];社会;2009年05期
5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8年06期
6 唐海华;;“压力型体制”与中国的政治发展[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周飞舟,赵阳;剖析农村公共财政:乡镇财政的困境和成因——对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04期
8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丹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碰撞下的完美契合——论王华的《在天上种玉米》[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3期
2 ;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建设文明和谐新家园——青岛“乡村文明行动”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J];走向世界;2014年20期
3 汪帅;;《黑夜守望》——对乡村文明的坚守[J];青年文学家;2013年36期
4 杨尚勤;沉石;;失语的乡村文明[J];时代人物;2014年05期
5 秋风;;阻止乡村文明的消失[J];商界(评论);2009年03期
6 沈栖;;乡村文明没落的一个显例[J];杂文月刊(文摘版);2014年04期
7 张孝德;;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J];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09期
8 刘稳妮;;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冲突与对立——读高凯的《乡愁时代》[J];飞天;2013年07期
9 周礼红;;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冲突——台湾六、七十年代小说与大陆二、三十年代小说比较[J];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肖仁福;;城里的乡下人[J];文学界(专辑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星良;;简论我国小生产方式下的乡村文明特征[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孟繁华;;乡村文明的崩溃与“50后”的终结——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冠华;我市部署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工作[N];潍坊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邦田;全国知名网络媒体来我市采撷“乡村文明”[N];济宁日报;2012年
3 程天赐;济宁:家家户户争挂文明星[N];德州日报;2012年
4 记者 赵厚峰;倡树乡村文明 打造美丽山东[N];济宁日报;2013年
5 见习记者 陶士健;深入学习贯彻刘士合申长友重要批示精神 不断把乡村文明行动在新的起点上推向深入[N];东营日报;2013年
6 YMG记者 姜乾;“文明之花”开遍乡村[N];烟台日报;2014年
7 通讯员 施宣;全市乡村文明行动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会议召开[N];威海日报;2014年
8 张孝德;三种力量正在推动中国乡村文明的终结[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振兴;乡村文明行动五年全达标[N];青岛日报;2011年
10 李金华 张猛;我市安排部署“乡村文明行动”工作[N];淄博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倩;城乡文明中的跋涉和坚守[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肖绮;“城市异乡人”的生存悲歌[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6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03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