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西方史学新趋向
本文关键词:大众文化与西方史学新趋向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文化 史学的个体化 历史表现 宏大叙事的回归
【摘要】: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西方史学编纂正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推动历史学家将注意力转向普通大众,去感受他们的经验、行为和欲望。历史的表现形式也变得愈发多样化和多元化,广义上的一切媒质,尤其是电影、电视,成为展现过去、叙述历史的新手段,由此带来的是对于历史性质的不同理解。大众文化的即时性和碎片化倾向,虽然助长了一种微观主义研究风尚和对宏观历史的排斥,但这种历史观最近又被大众文化所营造的对确定性的追求所修正,宏大叙事的回归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091
【正文快照】: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或mass culture)是相对于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而言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为目的,具有流行性、商业性、消费性和工业化等特点。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报纸、杂志、书籍、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都是大众文化得以传播且扩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智;新的资料 新的窗户——《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简评[J];史学史研究;1983年04期
2 张广智;处于变革中的当代西方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3 张广智;“眼在远处,手在近处”——关于西方史学史教学的几个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4 李勇;评《西方史学史》[J];史学史研究;2000年04期
5 薛义;评鲍绍霖等著《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J];世界历史;2001年06期
6 刘爽;当代西方史学多元走向评析[J];学习与探索;2003年03期
7 于沛;变动中的西方史学[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6期
8 李宏图;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重构历史——近年来西方史学变革的解读[J];浙江学刊;2004年06期
9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张爱红;世纪之交西方史学的转折点[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0 许海云;;从西方史学的文化视角看我国当前的“史学大众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亚雷;;影视史学:艺术史的另一种视角[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智;对西方史学的再认识[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许海云;西方史学的历史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北京师大历史学院教授 张宏毅;谨慎鉴别当代西方史学成果[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程洁;六卷宏文泣长虹,,西方史学纵横通[N];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徐善伟(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看西方史学不断嬗变[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6 于沛;西方史学:新特点、新潮流和新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陈启能;对当前西方史学发展的两点看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陈启能;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陈香;50年完成6卷本《西方史学通史》[N];中华读书报;2012年
10 于沛;二十世纪西方史学及史学名著[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井梅;嬗变与转型:文艺复兴后期法国史学析论[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义飞;“17世纪普遍危机”与西方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文清;人类学与当代西方史学研究浅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欢;中心的消解与边缘的复归[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4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23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