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兼谈历史书写主体问题对清末新史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兼谈历史书写主体问题对清末新史学的影响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族意识 种族意识 历史书写主体 梁启超 《新史学》
【摘要】:1899—1902年间是梁启超政治思想变动最激烈的时期,亦是他酝酿并提出"新史学"的时期。在"反满"与"保皇"之间的徘徊,使其在史学表述上尽管常常坚持国族立场,但有时亦冲破理性的束缚,流露出种族主义倾向。在反满意识最强烈的1902年,梁氏一度因种族意识趋向强烈使其难以确定历史书写主体,影响《新史学》的写作与发表。直到《新史学》即将完成时,梁氏才将"新史学"确定为以"进化论"和"国族观"为基础的"文明史学"。写谁的历史和如何书写是中国现代历史书写萌芽时期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在政治分歧明显与族群矛盾激烈的清末,写谁的历史问题直接决定了如何书写问题。相较于汪荣宝、刘成禺等人的观点,梁启超用国族立场消解种族意识的思路,提倡书写可以促进中国境内各种族增强国家认同的中国史观念,颇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period of 1899-1902 was the most intense period for Liang Qichao to change his political thoughts, and it was also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he conceived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historiography", which lingered between "opposing Manchuria" and "protecting the Emperor". In the historical expression, although it often adhere to the national position, it sometimes breaks through the bondage of reason and reveals racist tendency. In 1902, the anti-Manchurian consciousness was most intense. Liang's racial consciousness made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main body of historical writing and influenced the wr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New historiography until the completion of New historiography. Liang only defined "New historiography" as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based on "Evolutionism" and "View of the Nation" How to write history and how to write are two major problems in the embryonic period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writing. Compared with the viewpoints of Wang Rongbao and Liu Chengyu, Liang Qichao used the position of nation to eliminate the idea of race consciousness. It is of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dvocate the idea of Chinese history that can promote the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ident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明德青年学者计划)“族群、革命与现代化——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学”(13XNJ021)
【分类号】:K092
【正文快照】: 被严复誉为“石破天惊之作”的《新史学》,1在中国史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其的研究层出叠现,或揭示其史学史的意义,2或考辨其观念源流,3或从其他学科的角度解读其蕴含的意义。4经过数十年研究,此一研究主题好像陷入停滞状态。换言之,时至今日,如何推进清末“新史学”研究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敏兰;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J];近代史研究;1994年02期
2 汤志钧;;《中国通史目录》和《新史学》[J];历史档案;2007年01期
3 黄敏兰;梁启超《新史学》的政治意义[J];政治学研究;1996年04期
4 邬国义;;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J];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5 李孝迁;;梁启超早年新史学思想考源[J];史学月刊;2007年03期
6 张越;;“新史学”思潮的产生及其学术建树[J];史学月刊;2007年09期
7 陈平原;“元气淋漓”与“绝大文字”——梁启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J];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8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希军;角色冲突:胡适思想多歧性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徐道彬;;徽州朴学成因的地域性解读——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徐道彬;;戴震“西学中源”思想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徐道彬;;论凌廷堪与西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天根;《天演论》版本时间考析两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9 武锋;;清代学人论《抱朴子》[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10 刘超;;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根荣;;桐城派形成原因六说[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方宁胜;;方宗诚方志思想初探[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天根;朱从兵;;严复译著时间考析三题[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4 王雪萍;周媛;;试论两淮盐商在扬州学派形成中的作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5 邹迎曦;;浅议两淮盐商的发展与嬗变[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方祖猷;;十七世纪启蒙时期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读《明夷待访录》有感[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胡文生;;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的由来、历史及现实[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夏刚;;维新旧梦已成烟——戊戌六君子之死与晚清“自改革”思潮[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10 彭武麟;;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及其民族关系之建构[A];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花;杨希闵诗史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玉娟;艾畅《诗义求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舒丙旺;方玉润《诗经》文学阐释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晓静;论方东树与《援鹑堂笔记》的整理[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静;镜像与真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舒畅;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存毅;林白水与中国白话文运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燕玲;早期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尚小明;论浮田和民《史学通论》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关系[J];史学月刊;2003年05期
2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J];史学史研究;1982年03期
3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J];史学史研究;1982年04期
4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完)[J];史学史研究;1983年02期
5 蒋俊;梁启超早期史学思想与浮田和民的《史学通论》[J];文史哲;1993年05期
6 胡逢祥;;二十世纪初日本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学术月刊;1984年09期
7 李永伦;试析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王树民;中华名号溯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原;;历史书写的三种方式兼谈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取向[J];雕塑;2010年05期
2 张帆;;试论台湾解严后小说中的历史书写[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林超超;;学术简讯[J];史林;2013年06期
4 孙展;;历史书写:民间的努力与探索——雷颐、章立凡对谈录[J];看历史;2011年03期
5 王莉;马力;;早产20年的“历史书写元小说”[J];芒种;2012年22期
6 郭敏;;戏说:消费语境中的历史书写[J];文化与诗学;2008年02期
7 肖向东;孙周年;;论革命历史书写文本中的“人学”意识[J];齐鲁学刊;2012年04期
8 王瑛;;灵动细腻的历史书写,鲜活真实的生命质感——论张昌华民国散文系列[J];扬子江评论;2013年02期
9 海登·怀特 ,陈永国;“形象描写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和历史书写[J];外国文学;2001年06期
10 邹心胜;;“瑞普·凡·温克尔”的历史书写[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剑龙;;人生记忆与历史书写——长篇小说《金牛河》研讨会纪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4)[C];2009年
2 汪茵;张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与大学生就业的视阈[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波大学 钱茂伟;人人可做小历史书写[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英国记者 作家 评论家 西蒙·赫弗(Simon Heffer) 编译 黎文 胡怡薇;从战争爆发之时开始的一战历史书写[N];文汇报;2014年
3 英国记者 作家 评论家 西蒙·赫弗(Simon Heffer) 编译 黎文 胡怡薇;从战争爆发之时开始的一战历史书写[N];文汇报;2014年
4 记者 夏琪;《我们中国这些年》:对传统历史书写的继承与突破[N];中华读书报;2012年
5 记者 王毅;革命记忆的真实再现 历史书写的叙事典范[N];闽西日报;2009年
6 曾庆江;革命历史书写的反思与展望[N];文艺报;2011年
7 艾斐;与党同行 与史同在[N];发展导报;2011年
8 张抗抗;人性化的历史书写之美[N];文艺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王研;文学的历史书写应当追寻真实与本质[N];辽宁日报;2014年
10 施战军;历史书写与厚生情怀[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杰;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文学观念[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昕;《家庭工作》:娜塔莎·特蕾瑟威历史书写中的时间与空间[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喻小琴;论马识途小说的历史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雨;方方小说中的历史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琴;张翎小说历史书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尹正保;“童年记忆”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书写[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婧;李锐小说的历史书写[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葛伟红;从历史书写元小说角度解读《时时刻刻》[D];复旦大学;2013年
8 王志豪;库切的《等待野蛮人》和《耻》中的历史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明;民间视野下的历史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魏艳;论巴特勒小说《亲缘》中的历史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96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39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