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
本文关键词: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由此可见,墨子是极其反对复古的,那么墨子为什么还;(五)庄子现实批判指向中的历史批判;庄子生活在一个“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自西周以;庄子对现实的批判是从批判儒家学说的破绽和弊端,即;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他认为伯夷与盗跖的死都是都是有悖于人性的残害自己;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②墨子·非儒庄子·骈拇;他认为孔子
由此可见,墨子是极其反对复古的,那么墨子为什么还以上古之事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托呢?笔者认为,墨子之所以利用古史为立论的证据,是因为墨子对古史的特殊态度造成的。墨子对于古史是一种从批判的态度去总结经验的。在上面的第一表中,墨子所举上古之事也是“天下失义”、“不慈孝弟”、“淫暴寇乱”这样的例子。在墨子的“三表法”实为,第一表为批判历史,第二表为总结现实,第三表为继往开来。即先说怎么做是不行的,然后说因为现实是什么样,所以不行,然后讲所以要怎么去做才可以的一个逻辑顺序。墨子对待古史的态度乃是批判的总结,这与儒家的全面宣扬是有这巨大的差别的。
(五)庄子现实批判指向中的历史批判
庄子生活在一个“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自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崩坏,到庄子时旧的政治格局处于将要崩溃的边缘。天下诸侯混战,臣弑君的僭越事情时有发生。在这样一个贪欲横流、杀虐无度的时代里面, 人性之中恶劣的情欲充分暴露。庄子对当时社会深有洞察, 对周王室的软弱无力及所推崇的礼乐文化无法改变现实状况深有感悟。他认识到仁义道德学说根本不能给人们以自由、公正、秩序和文明的未来,只是一种美好的对未来的畅想。这使得庄子认识到礼乐文化只能给社会假定一个非自然的功利性目标, 这使人们在努力的追求这些功利性目标的同时却忘记自然而然的生活过程本身。因而, 庄子提出“ 无为而治”、“ 至世之德”的救世之道。同时庄子对于现实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庄子对现实的批判是从批判儒家学说的破绽和弊端,即否定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开始的。庄子言: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②
他认为伯夷与盗跖的死都是都是有悖于人性的残害自己,都是一种殉葬。可是伯夷殉葬于仁义而盗跖殉于财物,其实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的。如果他们都是“残生损性”的那么就不分什么君子和小人了。庄子在《盗跖篇》中借盗跖之口对孔子大加批判说道:
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③
①
② 墨子·非儒 庄子·骈拇
他认为孔子不参加生产活动,只是鼓吹自己的学说,迷惑君王,使得天下的人都不去从事生产劳动。孔子的学说只是帮助封建君王粉饰道门面,愚弄天下人民的,这样做只会深化社会矛盾,诱发更深层次的混乱。在《在宥》篇中庄子讲: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①
认为在当时社会人们生活艰辛,连基本的生存都很成问题。而儒家与墨家的学说又在人民身上加上了桎梏,等于在帮助统治者一起压榨人民。同时庄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有“绝圣弃知”,天下才能大治。这种思想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观点。
庄子对儒墨学说的批判,直接指向了当时已存在几百年的周朝的礼乐制度。对现世的批判直接指向于人类的历史文明。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实则是一种对历史的批判。庄子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经验成果给予否定,认为人们应该回到自然的原始的生活状态中,他说道: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②
他认为“至德之世”不在当下,而是在上古之时。主张回到结绳记事、刀耕火种的时代。这种观点是直接继承与老子的,与老子的“小国寡民”的观点是一样的。同样是否定历史,否定人类经验,主张人类回到自然的原始状态的。
由此可见,庄子对现实的批判只是一种观点证明的证据,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实则是为了批判历史,批判人类经验与知识。这种现实的指向性,是以历史批判为目的的。以证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学说观点。
①
庄子·在宥
三、诸子历史旨趣评议
(一)诸子历史征实的基本内涵
虽然诸子的学说各有不同,诸子对待历史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但是诸子在论证自己的学说的时候都喜欢引证尧舜禹为自己的观点作证明。这从第一部分的表中即可看出,在诸子引证中尧舜禹等圣王事迹所占比重也是最大的。在历史上的尧舜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是很难说清的。是否真正存在尧舜禹也是众说纷纭。顾颉刚先生就说到“禹是西周中期起来的,尧舜是春秋后期起来的,他们本来没有关系,他们的关系是起于禅让之说上。禅让之说乃是战国诸子受了时势的刺戟,在想象中构成的乌托邦”。①顾先生此言对古史的怀疑未免有些夸大,但可以看出诸子确实对尧舜情有独钟。
可是各家的学说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儒、墨、道、法各家学说就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就连儒家内部之间,学说看法也是有差别的,如孟子讲“性善”、“法先王”,而荀子却讲“性恶”、“法后王”。这样导致就算同样是引证圣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
孔子谈及“尧舜”的句子并不是特别多,在《论语》中提到的历史史实基本没有。《论语》中提及“尧舜”主要是对“尧舜”的赞美之词,如“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②孔子对待尧舜的态度乃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③而对“尧舜“的事迹进行丰富描写的更多的是在孔子以后出现的。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并且越是往后这种记录越是多了起来。
墨子谈及“尧舜”主要是按照他的“三表法”原则。在第一表要述“古者圣王之事”。所以“尧舜”对于墨子学说的论证就很重要了。“尧舜”做为墨子学说论证的基础,墨子不仅描写了大量“尧舜”的事迹,并把“尧舜禹汤文武”合在一起作为古代圣王的代表,给予无限赞美之词。并把“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与自己的学说衬合在一起。如“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④认为圣王之道与自己的“尚贤”思想是一致的。“上稽之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纣幽厉之事,犹合节也。若以此观,则厚葬久丧,其非①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33页。
②
③ 论语·泰伯 中庸·30
圣王之道也。”①认为圣王之道与“节葬”思想是一致的。“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之天下也。”②中认为圣王之道合于“兼爱”的思想。墨子认为自己的学说完全同古之圣王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讲到“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③认为自己的做法与行动是完全合于圣王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在墨子眼中的圣王完全成了自己学说的代言人。墨子的圣王完全是宣扬学说的工具罢了。在《墨子》一书中变成了“尧舜禹汤文武”都是按照墨子的言行,谨遵墨子之道做事的圣王了。显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古史辨》第七册下中,顾颉刚先生就有一篇文章叫《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中就提出怀疑禅让的传说是由墨家编造的。这样讲虽然可能是不可全信,但也未必是捕风捉影的。
孟子虽然排斥墨家,与墨家学说势不两立。他评价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④虽然将“杨墨”二人视为禽兽,但是与墨家学说的基础一样,孟子也是以尧舜论证自己学说的基础的。“孟子到
⑤⑥性善,言必称尧舜”“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全书中谈及“尧舜”
之处在诸子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孟子认为,尧舜之道最重要的是在于“孝悌”。他讲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⑦孟子学说的“法先王”是因为先王“性善”,所以要法先王,而人之“性善”其是为了证明人之“孝悌”。“法先王”、“性善”与“孝悌”在孟子学说虽为三种,实为一体。所以说孟子学说也是以尧舜为基础的,以尧舜为证明的。
道家在“尧舜”的问题上并不推崇,老子主张“绝圣弃智”⑧,而庄子对尧舜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庄子把自己的学说基础引向比“尧舜”更早的伏羲与神农。“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⑨在庄子眼中世间最为圣德的就是黄帝了,,可是连黄帝在他心中也不是完美的。至于“尧舜禹汤文武”都是他的批判对象,这一点就更不用说了。庄子倡导“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⑩认为世间治理国家的方法都是没有作用的,这些学说反而使人们丧失本性,社会变得动乱。他认为“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①
② 墨子·节葬下 墨子·天志下
③ 墨子·贵义
④ 孟子·滕文公下
⑤ 孟子·滕文公上
⑥ 孟子·公孙丑下
⑦ 孟子·告子下
⑧ 老子·第十九章
⑨ 庄子·盗跖
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①由此看来庄子利用黄帝也只是批判尧舜罢了,在自己需要证明自己的学说时候连黄帝也是可以抛弃。
法家在对待“尧舜”的态度上与道家是相似的。都不认为“尧舜”的事迹是值得称道的。他评价舜为“瞽瞍为舜父而舜放之,象为舜弟而杀之。放父杀弟,不可谓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谓义。仁义无有,不可谓明。”②韩非子为了证明“人臣以贤危主”的观点,对所谓的古代圣王进行了批判。讲到“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③但当韩非子为了论证自己“重法”的观点是也对“圣王”的做法表示出了认同,“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候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④认为舜和禹的这些做法都是“重法”的表现。韩非只是以这些事迹来证明学说,驳斥其他各家罢了。他讲“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⑤认为孔子与墨子所讲的“尧舜”是不可信的,可见在韩非子这里“圣王”的评价或者说象征意义已经没有了。不像孔子,孔子心里圣王是象征性的仁义的图腾。韩非的“圣王”是一种批判性的利用罢了。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先秦诸子对待“尧舜”等“圣王”表现出了特殊的重视,着墨颇多。对待各个时期的先贤基本上都有所关注。但各家都对这些历史态度基本分为两派;儒家与墨家虽学说观点相距甚远,但是都以“圣王”为依托宣扬学说,“圣王”即是各自学说的象征,也是证明学说的根据;而道家与法家的态度正好相反,他们对待“圣王”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是在合适于学说的时候也并不吝惜笔墨对其表示赞同。对于诸子来讲,这种对历史的关照只是一种托古改制的手段罢了,他们真正关注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依凭传说中的古史及时代即有的历史认知来架构自己的学说主张——历史更像是手段,而非认知对象本身。
(二)历史事实意义解释上的单向度及现实价值优先
马尔库塞在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中提出了单向度这样一个概念,其所谓“单向度”的内涵,一是在横向上只有一个方向;一是在纵向上只有一个深度。即扁平化、无反抗等。单向度的人就是认同现实,没有批判精神,不反思的人。而造成这种单向度的人的社会,即单向度的社会,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维护现有体制。而本文所讲的“单向度”虽在称谓上与之相同,但内涵的设取与之不同。①
② 庄子·在宥 韩非子·忠孝
③ 韩非子·忠孝
④ 韩非子·饰邪
下载地址: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84.Doc
【】最新搜索
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
7月招商活动
五年级上册语文行知天下答案
F
大同市 同煤集团 棚户区 小区分布图
《前厅与房务管理》考核大纲 齐新征
做幸福教师 育快乐学生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探索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穷人》教学实录
阳光体育伴我行班会课教案
本文关键词: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4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