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论王符的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8-02-09 19:22

  本文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史学思想 出处:《史学月刊》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王符将历史学看做经验性和思想性的学问,其对象是"前言往行",其任务是"蓄其德"和"明真";史学的功用在于增智修德、学习往圣先贤和掌握历史与未来。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人民才是历史的决定力量,精神的善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认识主体应该具备正确的态度,应该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客体,典籍是其中介;历史认识方法就是观察;其检验的标准一是理论的即要符合往古圣人的意见,二是实际的即依据历史主体的行为。史学研究法主要是历史辩证研究方法、历史批评研究方法和历史个案研究法。王符史学思想的性质是政治的、民间的。
[Abstract]:Wang Fu regarded history as the knowledge of experience and thought, whose object was "words and deeds", and whose task was to "accumulate its virtue" and "be true"; the function of historiography was to increase wisdom and practice morality. Learn to go to the sages and master 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There are laws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people are the decisive force of history, and the good and evil of the spiri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main bod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should have a correct attitude. The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object should be chosen, the classical book is its intermediary;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is observation; and the test of the object should be theoretical, that is, it should conform to the opinion of the ancient sanctity. The second is the practice, that is,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of the historical subject.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is mainly the historical dialectical research method, the historical criticism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historical case study method. The nature of Wang Fu's historiography thought is political and folk.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健;;略论东汉“潜夫议政”传统及其历史影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军;略论王符《潜夫论》之经济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张竹玲;;《潜夫论》反义词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赵雯;;浅析秦汉时期的人口思想[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李桂花;;试论王符的圣贤思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肖鸣政;能绩人才观的人力资源开发学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婵娟;;王符经济思想论[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7 赵满海;;赵岐“孟子时邾国改称邹国”说驳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汝企和;;《论衡·骨相篇》与《潜夫论·相列》解析——兼论东汉相人术之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郭君铭,彭澜;论《潜夫论》的版本之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健;;帝王农本思想对西汉盛世形成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鲁瑞菁;;两汉“三代始祖感生说”述论[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李世萍;;论汉代毛诗学中的贞节观及其成因[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七辑)——第八届 《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之二[C];2008年

4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5 刘立光;;汉画像“鸟啄鱼”图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朝富;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D];扬州大学;2005年

6 郭颖;《诸病源候论》词语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焕君;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武锋;葛洪《抱朴子外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海丽;北朝墓志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立兵;论《毛诗正义》的学术成就[D];扬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洪波;融合中的嬗变—汉代政治文化传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发展脉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尚晓梅;汉魏之际的英雄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德祥;汉代儒家商人观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迅霞;论王符的道德精神[D];河南大学;2006年

7 周媛媛;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燕云;唐五代宋初敦煌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曙光;先秦儒家荣辱观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岳龙;论东汉中后期边疆形势下政论家的治边思想[D];内蒙古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笑汀;;明选与昧选[J];国学;2011年08期

2 黄彪;;梁启超史学思想之变化及其原因[J];华章;2011年13期

3 朱敏仪;;试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4 何周;;浅论吕思勉的史料观[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5 马婉君;;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读张荫麟《中国史纲》[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6 杨志光;;坚守与求新——简述丘浚的史学思想与经济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7 韩璐璐;;浅谈鲁滨逊的史学思想[J];黑龙江史志;2011年11期

8 董明;许鹤;;唐德刚史学思想述论[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9 张祥干;;孔子史学思想研究[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10 张祥干;;论孔子的史学实践[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书荫;;《浣纱记》版本概述[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刘治立;;《黄帝内经》与《潜夫论》梦论比较[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葛志毅;;释炎帝神农氏[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5 董尚朴;;张子和的文化修养与人文精神[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承宗;;六朝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红岩;;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三个三十年[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9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张越;;《十批判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评价问题刍议[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符思想研究的当代价值[N];陇东报;2006年

2 卜宪群;“富贵未必可重 贫贱未必可轻”[N];光明日报;2006年

3 诚逊;宁可史学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4 程念祺;陈寅恪史学思想的精义[N];文汇报;2009年

5 张绪勇 刘霞;镇原县成立中国·镇原王符文化研究会[N];陇东报;2007年

6 杜洪义;汉末思想家对奢侈之风的批判[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刘霞 郭治斌;镇原:文化产业显现生机[N];陇东报;2006年

8 朱芳明;回望潜山满天晖[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文智 房惠玲 张绪勇;文化大县的强县之路[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10 周国林;叩问思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创获[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陈茂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朱潇潇;专科化时代的通才之辨[D];复旦大学;2008年

8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江增华;清初历史文化视野中的施闰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佳j;王符的心理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栾芬芬;李Xh史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新宾;王符《潜夫论》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锋;王,

本文编号:1498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498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