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试论20世纪上半叶中西交通史学科的形成及特点

发布时间:2018-02-12 16:31

  本文关键词: 中西交通史 学科形成 出处:《东岳论丛》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上半叶,中西交通史研究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渐已确定,出现了专业性研究群体,学校教育中设置了相关课程,形成了一套适于其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中西交通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渐被学界认同。就学术本身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呈现出研究内容以史地考证为主,偏重于资料的疏理;研究方法颇重考据之学,又融入了近代新的因素;研究渐趋专题与细化,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受到重视等特点。同时,数量众多的研究者的积极参与,对推进这一时期学科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cope of the research on traffic hist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as gradually determined, and a professional research group appeared, and the relevant curriculum was set up in school education, which formed a set of research methods suitable for its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s a special subject, the history of traffic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s gradually been recogniz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As far as the academic field is concerned, the research in this period mainly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mainly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dredging of data,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emphasize the study of textual research. Meanwhil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this period.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K0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微;;“兼容并包”与“谬种”退隐——桐城文章与大学教育的现代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袁红涛;中西传记史学视野中的胡适自传——以《四十自述》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向诤;;试论周作人散文理论与晚明小品文的渊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田峰;;吐蕃时期周边交通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唐宏峰;;叶问故事:被观看与被化解的民族激情[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张洁宇;;文学的疆域——陈平原学术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8 颜]阳;;《文心雕龙》做为一种“知识型”对当代之文学研究所开启知识本质论及方法论的意义[J];长江学术;2012年01期

9 李欧;傅其林;;二十年代小说中的侠意象与侠义精神评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李翎;藏传佛教阿弥陀像研究(下)[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阎凤桥;;学术传统:优势或劣势?(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洪峻峰;;从中国现代思想范式的建立看严复的影响与地位[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3 石云涛;;3—6世纪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富学;;吐火罗与回鹘文化[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5 陈国灿;;唐西州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6 葛志毅;;序:“国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之建立[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7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孙绪敏;论新诗体式之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芸;战国政学关系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7 刘金华;神韵说与纯诗论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卢文芸;变革与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韬;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陈赛;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周作人日本译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笋;吐鲁番出土高昌国时期楷书书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静;从文化人类学到文化诗学[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6 安文军;走出混沌——周作人散文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8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超;论郑振铎的文学史观[D];扬州大学;2004年

10 秦红卫;南北朝时期中西陆路贸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雪松;;浅析吐谷浑在中西交通史上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2 修彩波;;试析近代中西交通史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J];东方论坛;2008年06期

3 田庆锋;;钦察汗国与蒙元大汗廷之关系新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4 张彬;;向达学术成就及为人处世探微[J];丝绸之路;2011年10期

5 陈玉龙;;硕学展宏图 遗墨凝真知——向达先生《自明初至解放前(Cir,1405——1948)中国与非洲交通史料选辑说明》学习札记[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1期

6 张鸿才;;向达小议[J];图书与情报;1985年04期

7 陈玉龙;向达先生的治学道路及其学术成就[J];史学月刊;1987年03期

8 刘逖;;学贯中西的史学家——纪念张星p壬揭话僦苣闧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01期

9 任大援;;东西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刘进宝;法显西行述论[J];甘肃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明;;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2 李仁和;李丽君;;三晋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3 孙世华;于洁;;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和研究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唐锡仁;黄德志;;明末耶稣会士来华与西方地学的开始传入[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黎庶;宋洁;胡福泉;;体内诱导基因及相关研究方法简介[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岑国桢;;品德心理研究方法:回顾与前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慧君;;“民主”与科学——对我国矿权理论研究方法的思考[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柴夏萍;;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研究方法[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继锋;刘宪平;;毒品来源推断研究方法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黄锐;丁安伟;;近年来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方法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新夏;鹤发童颜亮尘师[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旷;《基于项目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研究方法》[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安玉红邋温德成;请来顾客谈需求[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马文方;不拘一格降人才[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伊其;名医讲史:圈外人生动的视野[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梦溪;季羡林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刘宜庆邋(《半岛都市报》读书版编辑);隐藏在书后的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历史所 刘中玉;内陆欧亚学研究的概况及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朱军辉;关注战术研究方法的创新[N];中国国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汪润;“夺取汉学中心”的理念与实践[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3 包木太;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4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大松;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田虎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问题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8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钱汝平;萧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葛铁鹰;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进科;向达史学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薛彦晓;北京永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一线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叶洪珍;王质《诗总闻》考论[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万金鹏;史华慈毛泽东研究评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晓光;刘勰《文心雕龙》修辞内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吕鹭;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乌吉木;蒙古语青海和硕特土语的特殊词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南;中国口译研究方法现况之考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李庆雷;旅游概念规划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06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06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