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 心理史学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出处:《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依据,不仅开拓了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转变了史学研究的思维,因而得以畅行于20世纪的史坛。然而心理史学绝非完美无瑕,具有理论应用的局限、史料搜集的不足等缺点,以致为部分史学家所质疑。本文试图梳理心理史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论述其近百年的发展状况,以重新评估其史学价值。
[Abstract]:Psychological historiography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psychology. It 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y such as Freud's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which not only opens up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but also changes the thinking of historical research. But the psychological history is by no means flawless. It ha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the shortage of historical data collec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historiography and discuss its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n order to re-evaluate its historical valu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剑虹,陈劲;再谈历史心理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周兵;心理与心态──论西方心理历史学两大主要流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黄夏玉;;心理史学概述及研究需注意的问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帅;;心理史学概述[J];传承;2010年30期
5 余祖伟;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社会文化[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山青;心理历史学的发展导引[J];江汉论坛;1988年01期
7 罗凤礼;心理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03期
8 毛曦;;心理史学及其应用的方法论原则[J];唐都学刊;1992年01期
9 顾蓓;论心理史学的成长历程及发展趋势[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10 张广智;心理史学在东西方的双向互动与回响[J];学术月刊;200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凤礼;[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程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4 吴怀祺;;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5 朱从兵;;时代与史学流品[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梅向东;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吕萍;浅析美国新经济史学派的产生和特点[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8 孙巍;;历史学的走向——科学、社会科学及语言学转向的历史[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杨俊才;梁启超的传记理论及其贡献[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生;;民族认同视阈下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2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谈晓奇;邓明言;;克雷明与家庭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杨坚;胡文亮;刘旭华;;口述科技史料采集实践与体会[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毛曦;;全球史观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8 钟彬;;社会认同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9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10 狄小华;顾则鸣;;对人性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春华;颜回资料辑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冠男;《逸周书》文体特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磊;李元度的史学思想与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姚玉红;阅读教学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赵海飞;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秀玉;陈翰笙与193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大论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义保;;史学研究应重视社会心理分析[J];安徽史学;1987年02期
2 余子侠;陶行知生平事迹五考[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3 周兵;心理与心态──论西方心理历史学两大主要流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胡波;历史心理学的价值与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5 胡波;社会心理与历史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6 邱昌胤;心理分析法:一种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林良夫;民国时期教育家群体特征论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4期
8 杜成宪,章小谦;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刘兵;试论科学史研究中的心理史学方法[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10 陈洪捷;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洁莹;;从精神分析视野看张爱玲的小说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宋慧;;精神分析学说视域下的张爱玲[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谢建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陈方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有错吗?[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刘智跃;;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曹e
本文编号:1534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3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