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新史学与“史料之革命”——兼论中国新史学史料体系的重构
本文关键词: “史料之革命” 史料观 史料体系 新史学 出处:《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代西方传统史学特别强调史料的作用与价值,但它所倚重的是档案文献资料。当代西方新史学的出现则引发了"史料之革命",扩展了历史资料的范围,建立起了一种多元的史料体系。传统史学所忽视的书面史料、考古资料、图像资料、口头资料等都被纳入到史料的范围内,从前为历史学家所不屑一顾的文学和艺术资料也成为了历史学家探求历史想象和历史现实之关系的重要资料之一。史学家以新的眼光对旧有资料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资料在存储、传递、检索和分析、处理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当代西方新史学的"史料之革命"与史学观念的更新、新领域的开拓、跨学科研究等密切相关。
[Abstract]:Modern western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especially emphasizes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but it relies heavily on archival documents.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western new historiography has led to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expanded the scop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 pluralistic historical data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Written historical materials,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mage materials, oral materials, etc., which are ignored by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historical data. Literary and artistic materials, which were once despised by historians, have als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historian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imagination and historical reality. Historical materials have changed in storage, transmission, retriev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he revolu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modern western new historio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newal of historical concep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ields,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林东;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的理论建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4 向燕南,尹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年05期
6 余鸣鸿;年鉴学派对传统史学的突破[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张宏;;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杨天树;从百家争鸣到求同存异——辛亥革命的性质述论[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张广智;近代中国对基督教入华的回应──一项现代新史学的理论诠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周兵;赫伊津哈和他的文化史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6 邵彦;《文姬归汉》图像新探[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7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新华;夷夏之间:对1842—1856年清政府西方外交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付海晏;变动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文侃;试论民族自信心的文化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宇靖;柯林武德历史推理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志坚;英国普通法中的不动产继承制度:1066—1540[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灵红;历史教育中的移情[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姝;1958-1969年美国对法国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唐洁;跨越边界——美国明代社会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义飞;“17世纪普遍危机”与西方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周;;浅论吕思勉的史料观[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海南大学 唐启翠;“证据”:中国现代学术的治学线索[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彭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新史学:整体历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唐启翠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文学术视阈中的“证据”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单凤娟;翦伯赞的史料观及方法论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敏;论翦伯赞的史料学思想[D];兰州大学;2007年
3 何周;浅论吕思勉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安徽大学;2007年
4 蔡家勇;试论何炳松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敦莎;郭廷以近代史学的理论成就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6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3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