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霍夫施塔特的史学观念与编纂实践

发布时间:2018-02-26 23:35

  本文关键词: 霍夫施塔特 史学认识论 史学方法论 编纂实践 出处:《史林》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已故教授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学观念与其丰富的编纂实践相得益彰。他在史学认识上倾向于"当下性原则"和"重写论"的史学主张,并以彰显"反讽的共识"为主旨的政治文化史为研究范式,借此强化历史学的人文主义特性;在方法论原则上强调"视角论"与"史学史"的研究路数,以深化对历史重大问题的探究;在编纂实践中以理解和接受为理论预设,采取"叙述-分析的综合型"来描述和分析政治意识形态。上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提出及其在"反讽的共识"范式中的应用,是他对美国进步主义学派历史学家的一种反抗,也是对二战后美国"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的批判性反思,更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和社会功能的深度思考,以及对未来历史编纂趋势的一种展望。
[Abstract]:Richard Hofstadt, a l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had a very good idea of historiography and his rich compilation practice. He was inclined to the historical ideas of "present principles" and "rewriting" in hi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m characteristic of history, the political culture history, which shows "the consensus of irony" as the research paradigm, emphasizes the number of research ways of "angle of view" and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 in methodology principle, and take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as the research paradigm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sm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story of history. In order to deepe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ajor historical problems,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as the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 in the compilation practice, The introduction of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aradigm of "ironic consensus" are his resistance to American progressive historians. It is also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of "soci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World War II. It is also a deep reflection on the natur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history and a prospect of the trend of historical compil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霍夫施塔特史学研究”(10YJC770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希;近30年美国史学的新变化——埃里克·方纳教授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3期

2 陈茂华;;解读霍夫施塔特的地位革命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3期

3 陈茂华;“和谐论”史学之旨趣——以理查德·霍夫施塔特为例[J];史学月刊;2004年05期

4 陈茂华;;现实关怀下的学术实践——读霍夫施塔特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J];学术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成;;叙述转向与新旧之间的整合——新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面临的一个问题[J];近代史研究;2008年01期

2 周采;;战后美国教育史学发展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3 蔡萌;;美国政治史研究的新趋向——读肖恩·威兰茨的《美国民主的兴起》[J];美国研究;2009年04期

4 叶凡美;;美国早期史研究的新作——读戈登·伍德的《自由的帝国:早期共和国历史(1789~1815)》[J];美国研究;2012年02期

5 周采;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武翠红;周采;;论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史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23期

7 李剑鸣;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的立场[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5期

8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衰落原因及其遗产探析[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9 苏麓垒;美国早期史研究中的自我探索与历史叙事——评《透过一块晦暗的玻璃》[J];史学月刊;2003年06期

10 李宏图;;改革开放以来的西方思想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2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单领军;达恩顿《屠猫记》的新文化史学研究视角[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安民;超越分野[D];西南大学;2010年

3 付立芬;统一与多元:美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欢欢;美国黑人史学的演变及其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一凡;;霍夫斯塔特与美国政治思想史[J];读书;1987年02期

2 赵一凡;;现代化理论与霍氏改革史观[J];读书;1987年03期

3 王寅;霍夫施塔特与美国改革史观[J];世界历史;1992年02期

4 常绍民;霍夫施塔特与《美国政治传统》[J];美国研究;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德弗里斯;娄自良;;历史的意义与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2期

2 梁民愫;历史学、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霍布斯鲍姆史学方法论思想述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戴逸;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及其对国史研究的重要启示[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4期

4 李振宏;20世纪中国的史学方法论研究[J];史学月刊;2002年11期

5 姜义华;用现代思维科学武装历史研究工作——论史学概论的核心与时代使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6 冯洁轩;中国音乐史学方法论题外三议[J];中国音乐学;1989年02期

7 齐砚奎;;陈黻宸史学思想评述[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赵轶峰;关于史学方法论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探索[J];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9 谢维扬;;历史学中的自然主义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03期

10 张六莲;;一九八六年史学方法论和史学方法研究情况简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梦水;;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2 王天f^;;《中国战典》的编纂实践与理论探索[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3 汪舒明;;历史学家视角里“9·11”后的世界——市世界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罗云锋;;历史理论视野下的文学史分期观念考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5 张荣明;;历史学是否科学——以阿克顿史学为例[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托马斯·罗斯基;谈谷铮;;经济学与历史学家[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8 陈新;柳方来;;“忧天”杞人颂孟公[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9 李宏图;;反思与展望——关于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思考[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葛永庆;;年鉴索引及其编纂实践[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学鹏;一个历史学家的遗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仲伟民;历史学家的良知与责任[N];光明日报;2004年

3 鲁稚;历史学家越来越像侦探[N];中国邮政报;2006年

4 王庆云;章韫胎 生物学家 历史学家和诗人[N];江淮时报;2006年

5 廖奔;历史学家对待“戏说”一法[N];文艺报;2001年

6 余彬;总统的历史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每文;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N];学习时报;2006年

8 孙立新 于晓华;国家崇拜与民族灾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吴铮;“赢不了”,历史学家多数“看空”麦凯恩[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流动大学的跨国史[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俐娜;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的转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春辰;夏皮罗中世纪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顾乡;试论近代历史语篇的语言变化[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娜;梁启超史学认识论思想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冠X;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姜英英;论阿米亚努斯史学观念的内涵及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童延安;钱穆史学方法论思想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樊庆臣;白寿彝通史编纂实践及其理论体系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珩帮;对话与重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8 周毅;李则纲《史学通论》的史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茹;过去与现在:占有与认识[D];厦门大学;2007年

10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0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40200.html

上一篇:思想史研究指要  
下一篇:论史料的颠覆性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e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