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构建整体社会史的学术使命

发布时间:2018-02-27 17:55

  本文关键词: 社会史 整体史 普遍史 碎片化 出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对传统史学的反思中,社会史学者大都在整体史的旗帜下力图将社会史研究推向纵深,但整体史的具体内涵只有在不断的史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在近几年的社会史研究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否定性思维确定整体史非"普遍史"、整体史不能"碎片化",接着人们还需要通过肯定性思维确立整体史的学术使命,即思维方式的更新,包括历史理念、知识结构、观察视角、史料样式,等等。以社会史的史料发掘与考证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整体史的构建是在不断改变内部要素以适应整体的结构性更新,许多人们并不陌生的传统和其他领域的方法则是借以更新的基本资源。
[Abstract]:In the reflection on th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scholars of social history mostly try to push the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to the depth under the banner of the whole history. But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the whole history can only be enriched in the continuous historical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research practice of social history, People can determine through negative thinking that the whole history is not a "universal history", and the whole history cannot be "fragmented", and then people also need to establish the academic mission of the whole history through affirmative thinking, that is, the renewal of the mode of thinking,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idea. Knowledge structure, perspective of observation, sty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etc. Tak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social history as an example, we can clearly know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history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internal elements to adapt to the structural renewal of the whole. Many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the traditional and other fields of the method is the basic resource for renewal.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江南竹枝词之社会史考察”(08SJD7700005)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江南村妇生活研究”(09LSB008)的阶段性成果 苏州大学高级人才引进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4 吴怀祺;;时代的期待与史学的自觉[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5 朱从兵;;时代与史学流品[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6 万信琼;;人本主义与草根立场——论陈凯歌的《赵氏孤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J];安徽文学论文集;2005年00期

8 梅向东;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徐希军;;“中国现代史”研究型教学的开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哲;韩建萍;;从《容斋随笔》看洪迈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特点[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杨坚;胡文亮;刘旭华;;口述科技史料采集实践与体会[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毛曦;;全球史观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袁成毅;;抗日战争研究中的若干“量化”问题[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杨天宏;;系统性的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小田;;“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要素谱系与整体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戴向东;中日传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明娇;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公民教育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潘学跃;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秀玉;陈翰笙与193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大论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宋馥香;;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景德祥;德国社会史研究的今昔——德国社会史学家科卡访谈[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3 吴琦;;社会史研究中的区域失衡现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张佩国;社会史学整合论[J];史学月刊;2001年01期

5 景德祥;20世纪末联邦德国史学流派争议[J];世界历史;2005年01期

6 刘景华;;透视历史,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史专题研讨会综述[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2期

7 俞金尧;;与时俱进的德国社会史 读科卡的《社会史:理论与实践》[J];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04期

8 黄海;理性主义,还是自由主义?——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9 石谭;;社会史学研究方法评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10 ;中国社会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近代史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小田;;“一日史”的意义——论历史要素谱系与整体史[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多学科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研究——“山西区域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综述[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婷;;漫谈美国新清史研究[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建华;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社会史学[N];人民日报;2008年

2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池子华 徐国普;通过“小地方”认识“大历史”[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小田;区域研究的社会史视野[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柳荫;历史有真伪人物无大小[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唐德刚;国史谜案的一“家”之言[N];南方周末;2004年

6 杨国桢;海洋世纪与海洋史学[N];光明日报;2005年

7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张海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学[N];光明日报;2008年

8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9 记者 陈建强  通讯员 蒋爱花;中国家庭史研究新见迭出[N];光明日报;2002年

10 ;“中国秘密社会”写真[N];人民公安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金利杰;格尔达·勒纳女性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波;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俊峰;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社会变迁[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翠林;中学整体史教与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霞;国家·社会·儿童:南京国民政府四四儿童节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林;吴晗史学思想的述论[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43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43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