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左传》家族史叙事中的“天德合一”观

发布时间:2016-10-26 19:12

  本文关键词:《左传》家族史叙事中的“天德合一”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4年

《左传》家族史叙事中的“天德合一”观

张冬晓  

【摘要】:《左传》一书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不仅对诸侯国各家族兴衰的具体事实有详尽地描写,还对家族兴衰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些解释深刻反映出了《左传》在叙事中所包含的“天德合一”观,即天命依德转移。学界诸多对《左传》家族史的史实进行整理辩证,拘泥于史料和制度的爬梳,基于史学史角度而对这一方面进行的研究却基本没有。因而对《左传》家族史叙事中所展现的历史观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先秦史学的进一步理解。 “德”在《左传》中涵义丰富,有着个人品德、政治规范、宗法伦理、尊礼守礼、保民保家等多重涵义。这些因素贯穿家族发展始终,成为《左传》解释家族兴衰的依据。一方面,《左传》通过占卜、观天象、相人等多种形式强调家族发展过程中天命的决定性;另一方面,《左传》又在对家族史的描述中重视“德”对家族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有“德”则得天命佑护而家兴,无“德”则遭天命之弃而家衰,所以,“德”在天命和家族兴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天命和“德”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家族的荣辱兴衰。 《左传》描述了诸如扩张采邑、增加私家武装、掌握军权、减轻赋税、各家族相互利用等促进家族发展的史实。但是在评判家族兴衰时,《左传》的主要标准却是有“德”与否,一个家族修“德”才能保家,失“德”就必然亡家。“德”是促进家族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如果一个家族有“德”,却反而衰败,那就是因为天命已不再佑护这个家族。所以当“德”的因素无法解释兴衰的时候,天命的不可违抗性就显示出来。虽然天命展现出注定性,但用天命阐释家族发展的时候,《左传》也会用“德”来解释为何会有天命的佑护,天命又是取决于“德”的。换而言之,正是由于家族有“德”,天命的决定性才能显现出来。《左传》对天命因素不可违抗性的描写,正是因为对“德”在沟通天人中所起作用的推崇。显然,天和“德”二者合一,指导着家族史的叙事。 《左传》在家族史叙事中所展现的“天德合一”观,,既想把“德”作为决定性因素,又摆脱不了天命思维的影响,因而将二者交织在一起,这是有其原因的。一方面,由于当时历史理性的觉醒,人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史官一直继承下来的天命观和对道德规范维护的理念产生的影响。指导《左传》家族史叙事的这一思想,也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晁福林;;从先秦历史观念的变化看中国古代人类精神的觉醒[J];河北学刊;2006年03期

3 刘家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J];历史研究;1995年06期

4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J];历史研究;1999年05期

5 白显鹏;论《左传》作者叙事写人的家族意识[J];齐鲁学刊;1996年04期

6 刘丽文;论《左传》“天德合一”的天命观——《左传》预言的本质[J];求是学刊;2000年05期

7 王永平;;殷周之际天命观的转变与《周易》哲学思想的形成[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8 吕文郁;春秋时期晋国的采邑制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詹子庆;论《左传》的政治思想倾向[J];史学史研究;1983年04期

10 马卫东;;春秋时期郑、宋、卫世族政治的历史变迁[J];殷都学刊;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沁芳;晋国六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盛险峰;;论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道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东英;袁丹丹;;试论《福乐智慧》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宋超;;“先农”与“神农炎帝”——以里耶、周家台秦简为中心的讨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8 周凤五;;上博楚竹书《彭祖》重探[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9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启坚;;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器物训释疑义举隅[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芳;羽调和徵调对恐惧和悲伤情绪减缓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保中;春秋时期晋国县制的形成及特点[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2 贠占军;;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和文化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3 布莉华;《重耳出亡》中一组个性鲜明的女性配角系列[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4 畅海桦;;试论晋国范氏的兴衰及影响[J];沧桑;2009年01期

5 陈筱芳;;春秋宗法文化的形态与特点[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4期

6 晋安邦;;晋国历史人物评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1年02期

7 孟春娟;;尚能让贤与文悼之霸[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赵明宇;赵姓始祖简论[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王准;;春秋时期晋国君位继承制度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10 马晓丽;政治婚姻与晋文公称霸[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萍;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卫东;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准;春秋时期晋楚家族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霞;春秋时期晋国民族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邓妙慈;《左传》晋国卿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占青;春秋晋卿魏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庞立宁;春秋晋国智氏家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莉;从《史记》记载看三晋地区战争频仍的原因[D];山西大学;2003年

6 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的北狄[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向辉;周代世卿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商云坤;三桓与鲁国政治[D];吉林大学;2005年

9 毛波;春秋晋国军权变化与君权衰落[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房占红;七穆与郑国的政治[D];吉林大学;1999年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冬晓;《左传》家族史叙事中的“天德合一”观[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相关作者

>张冬晓

《左传》家族史叙事中的“天德合一”观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左传》家族史叙事中的“天德合一”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4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54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