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与民国古史起源多元论——从蒙文通、傅斯年到徐旭生
本文选题:山海经 切入点:古史起源多元论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古史起源多元论是民国古史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观点,认为中国上古时期同时并存多个地理区域,其中生活不同的种族,他们在文化上也有不同。主要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这种观点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在三人的论著中,《山海经》都是重要史料,与此同时,古史起源多元论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和研究《山海经》的方式。
[Abstract]:The pluralism of the origin of ancient history is a very important point of view in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many geographical regions in ancient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n which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d different cultures, mainly through Mengwentong and Fu Sinian. The research of Xu Xusheng and others has had a wide influence, and people have been able to examine the origin of Chinese race and culture from a new angle. In their works, the Shanhai Classic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The pluralism of the origin of ancient history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to look at and study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玉玺;傅斯年学术思想渊源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陈德正;民国时期傅斯年的国际时评[J];学海;2003年02期
3 王继训;傅斯年对政治文化的阐释与理解[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汪谦干;“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5 杨朝亮;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02期
6 薛其林;;傅斯年的“科学学术”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杨朝亮;;简论傅斯年对“清代学问”的贡献[J];齐鲁学刊;2006年01期
8 杨朝亮;;“傅斯年学术思想的传统与现代”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6期
9 岳玉玺;;傅斯年生平评略[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马亮宽;;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知识分子——傅斯年社会活动述论[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 李扬眉;民国学术版图中的傅斯年[N];光明日报;2007年
2 胡晓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国后期学术重镇(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唐宝民;傅斯年与陈寅恪的交往[N];学习时报;2013年
4 陈引驰;民族认同的殊途同归[N];东方早报;2008年
5 谢保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神交”到“握手言欢”(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胡晓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民国后期学术重镇(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盛韵 黄晓峰;施耐德谈民国非主流史观[N];东方早报;2010年
8 齐文;梦回旧学求真解[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罗志田;守先待后[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池;傅斯年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詹红;傅斯年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李伟魏;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周莎莎;论傅斯年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4年
5 郭艳飞;胡适与傅斯年史料观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6 张宇龙;傅斯年、钱穆、郭沫若之史学方法比较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5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1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