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史的视角看待历史——读《李良玉史学文存》
本文选题:李良玉 切入点:思想史 出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李良玉史学文存》是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良玉教授的又一新作,是作者所著论文的合集,收录了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等领域的40余篇学术论文、讲话以及关于博士生教育的文稿。这些文章涉猎面广,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
[Abstract]:< > is Li Liangyu 'history and a new Li Liangyu professor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is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collection, a collection of his Chinese in modern history, China contemporary history, more than 40 papers Chinese field of the history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speech and presentation on doctoral education in these articles. Covered a wide range, but have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namely the view of historica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though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重演与证据:柯林武德史学观“分寸”缺失探源[J];求索;2011年06期
2 张万红;;“六经皆史”辨正[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传芳;;郭沫若研究方法的特点与运用——立足于原始宗教的考察[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2 丁守和;;关于现代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问题[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3 吴家林;;李大钊史学思想新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4 彭邦本;;世纪回眸:郭沫若古史研究特色的几点思考[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5 李创同;王志庆;;约阿基姆的历史观与历史哲学[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李文海;进一步拓展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罗志田(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中心);思想史还是学术史[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及发展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杨波;谁的思想史?[N];解放日报;2004年
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三个误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贾小叶;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4年
7 历史所 王中江;中国思想史:境况、描述与解释[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历史所 张海晏;如何研究思想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郑大华;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刘志琴;话说“关羽现象”[N];文汇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志刚;作为人性科学的历史学[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王翠丹;西汉初期“秦鉴”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鹏;柯林武德历史认识主观性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旭红;简论董仲舒的历史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研;迈涅克与历史主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公茂宏;非规范性史学的繁荣和规范性史学的相对衰落及其存在的问题[D];山东大学;2005年
7 辛旭;弗朗切斯科·彼得拉克:知识史与社会史视角的一项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50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5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