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历史观的基本特征
本文选题:徐复观 切入点:历史观 出处:《齐鲁学刊》2011年06期
【摘要】:徐复观的历史观有三个基本特征:人类历史应是不断进步的,包括物质的进步和价值的升进,即人类一种向前、向上的努力,从而形成了其进步史观的基本观念;从文化视角思索人类历史的发展,发现中西历史的发展都是源自各自的文化性格,从而展现出了其文化史观的基本特征;将人的心性视为历史的源出之所,中西历史于是成为一种各偏向仁性和知性的发展,又形成了其心性史观的基本特征。
[Abstract]:Xu Fuguan's view of history ha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human history should be constantly progressive, including material progress and advancement of value, that is, a kind of forward and upward efforts of human beings, thus form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his view of progressive history;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y originates from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characters, thus show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ultural historical views, and the human mind is regarded as the source and origin of history.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est has thus become a development of benevolence and understanding, and has form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historical view of min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蔺朝国,宋付钟;中西历史观的差异[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沈定平;评《河殇》的历史观[J];世界历史;1989年06期
3 刘德斌;"全球历史观"的困局与机遇[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1期
4 杨善铭,沈良英;历史退化与历史循环中的人性突显——柏拉图历史观探寻与评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赵伯乐,,李杰;原始历史观思维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6 颜炳罡;评徐复观的学术态度与学术方法[J];孔子研究;1997年03期
7 雷戈;论历史观的权力性本质[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雷戈;史观考──试论中国古代“历史观的空白”[J];学术月刊;2001年05期
9 姚军毅;历史:实然、必然与应然─—历史观与价值观关系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雷戈;解构历史观[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承明;;现代化:历史观和方法论[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2 手代木有儿;;梁启超的史界革命与明治时期的历史学——关于晚清的进化论和历史观[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3 李创同;王志庆;;约阿基姆的历史观与历史哲学[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4 吴家林;;李大钊史学思想新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5 夏晓明;;试论李大钊的史学观[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6 梁婷;杨春忠;;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维度、意向与方法[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常晋芳;;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黎澍;;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10 周忠庆;;司马迁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史学家[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牛锐 赵志研;今天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民族观历史观[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N];光明日报;2001年
3 阎建锋;关于比较教育史中历史观的一些反思[N];科学时报;2004年
4 庞卓恒;历史观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景德祥(本报书评人);伊格尔斯:抹去兰克史学的光环[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田居俭;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尤学工;中国通史编纂百年历程的总结[N];光明日报;2007年
8 文史哲学部副主任 张海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尤学工;见证中国通史编纂的百年历程[N];科学时报;2007年
10 李湘;谈谈历史评价中的价值观问题[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复旦大学;2008年
5 梁民愫;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在中国的反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傅希亮;道德史观与《左传》文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现岭;胡绳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胡尚元;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端知加;论更顿群培的历史观以及研究方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安光远;生态历史观的史学价值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崔昆仑;胡适历史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
本文编号:1666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6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