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在
本文选题:当代中国史 切入点:社会史 出处:《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近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视野呈现出从宏观向区域下移的趋势。这一趋势虽在总体上推进了研究的精细化,但不少区域史研究沉溺于地方史料的堆积和单纯事实的叙述,暴露出思想的缺位。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思想引领的区域化研究不能带来学科知识的实质性进步,造成千孔一面的"故事型"学术成果泛滥。正因如此,从事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人有必要秉持总体史的问题意识,以发掘区域的研究意义为目的,审视"人"的主体性,并寻求可资对话的"中层理论"。当代社会史研究如此才能从繁杂琐碎的地方史料中找寻到思想的"在场",才能为书写有思想和灵魂的大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history shows a tendency of moving from macroscopic to regional. Although this trend has promoted the refinement of the research in general, many regional historical studies have indulged in the accumulation of local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narration of simple facts. The biggest problem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study of regionalization without ideological guidance cannot bring about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the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resulting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sto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on the other. It is necessary for scholar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history to uphol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of the overall history and to examine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research.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history find the "presence" of thought from the complicated and trivial local historical data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writing of a great history of thought and soul.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7BDJ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爽;当代俄罗斯社会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2 李长莉;;社会史研究中的“新整体史”方法——读《走向田野与社会》[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乔新华;;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5 王卫平;王玉贵;;社会史研究“碎片化”命题再检讨[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5期
6 陆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J];历史研究;1987年01期
7 张实;清史及社会史研究的开拓性成果——《清人社会生活》评介[J];清史研究;1991年01期
8 刘爽;俄国社会史研究的传统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1期
9 郭春生;目前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3期
10 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历史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3 行龙;胡英泽;;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唐力行;;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虞和平;再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2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王卫平 王玉贵;社会史研究“碎片化”命题再检讨[N];光明日报;2012年
3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4 常利兵 马维强;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反思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8年
5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文化;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山西大学晋商研究所 薛剑文;也谈社会史研究的“碎化”[N];光明日报;2012年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姚桂荣;研究与书写普通大众的生活[N];光明日报;2013年
9 卞利;社会史和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南开大学教授 常建华;从社会形态史到社会史[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振宇;近十年来大陆学者对西欧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史研究述评[D];扬州大学;2012年
2 王军福;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0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67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