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清远市公述民评_《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0 20:48

  本文关键词:清初学人潘耒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师范大学》 2008年

清初学人潘耒述论

吴航  

【摘要】: 潘耒是清初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位著名学者。顺治三年(1646),他出生于江南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县)的一家书香门第。父亲潘凯、长兄潘柽章都是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学者。潘耒六岁而孤,十八岁时长兄柽章又因湖州庄廷鑨《明史》案牵连致死。后来,他为了避难,隐姓埋名,颠沛流离。潘耒天生聪颖,少时曾师事戴笠、吴炎、长兄柽章、王锡阐、徐枋、顾炎武等著名学者,其于经学、史学、音韵学、历算学、金石学等均有研习,颇为精通,而尤为强调经世致用的实学。 康熙十七年(1678),清政府诏举“博学鸿儒科”,潘耒为左谕德卢琦和刑部郎中谢重辉交章推荐。试后,潘耒名列二等第二名,以布衣身份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修纂。潘耒在京为官五年。其间,除参修《明史》外,又被康熙帝亲自简拔为日讲起居注官;出任会试考官,分校礼闱。他对于时政亦多有建白。康熙二十三年(1684),潘耒被人弹劾而降调,又突遭母丧。从此,他辞官归隐,游历山水,究心学问,甘老林泉,不再复出。潘耒晚年崇信佛学,更加信服清廷政治,表现出明显的卫道气息。 本文试从博学鸿儒的角度论述清初学人潘耒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成就,尤其侧重于对潘耒的史学成就的考论。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钩稽潘耒的生平事迹及其早年的成长过程。其二,论说潘耒在史学研究上的成就。其三,剖析潘耒在其他方面的学术成就。通过对清初一代学人潘耒的探研,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的学术研究已由明末以来的陈腐糜烂的空疏学风逐步向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转变和过渡;潘耒堪称这一时期学术研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言8-13
  • 第一章 清廷出台“鸿博”政策的时代背景13-18
  • 一、标榜正统,荐举隐逸13-15
  • 二、承继遗政,,纂修《明史》15-18
  • 第二章 潘耒的生平事迹18-40
  • 一、家世浮沉18-22
  • 二、立志学问22-27
  • (一) 虽遭变故,终不废学22-24
  • (二) 师从遗民,经世致用24-27
  • 三、“鸿博”生涯27-34
  • (一) 布衣受荐,与修《明史》27-31
  • (二) 甄别被黜,再不复出31-34
  • 四、晚年学行34-40
  • (一) 游历名川,崇信佛学34-37
  • (二) 交恶石濂,卫道颇显37-40
  • 第三章 潘耒的史学研究成就40-55
  • 一、勇挑重担,初撰《食货志》41-43
  • 二、提出修史“八议”43-53
  • (一) “搜采欲博,考证欲精”43-46
  • (二) “职任欲分,义例欲一”46-48
  • (三) “秉笔欲直,持论欲平48-51
  • (四) “岁月欲宽,卷帙欲简”51-53
  • 三、论野史与国史之关系、编年与纪传之体裁53-55
  • 第四章 潘耒的其他学术研究成就55-62
  • 一、音韵学55-58
  • 二、金石学58-60
  • 三、历算学60-62
  • 余论62-64
  • 参考文献64-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雪梅;;清初俸禄制中的满汉差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黄凡;;清前期耶稣会士的活动与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关纪新;;写出“真我”——清初满族文学的一项诉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姜淑红;;清初实学思潮与董子学[J];学习与实践;2011年06期

    5 李丹;;广陵词壇內部之递嬗与清初词风之演变[J];古典文献研究;2007年00期

    6 叶帆;;交流与博弈 并行与交汇——吴历在接受天学与接触西画后美术活动轨迹[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岩;;论曹雪芹诗学观与清前中期诗学的关系[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8 金诗灿;;清初河工腐败问题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9 王岩;;论清前中期诗学对曹雪芹诗学观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10 张兵;张毓洲;;庄廷鑨《明史》案与清初江浙文人心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玉梅;;清初文献《盛京述见》考论[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袁森坡;;清初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两条交通线[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3 哈斯巴根;;清初蒙古的左右翼问题[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洪港;;从《红楼梦》管窥清初义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韩昭庆;;利用历史文献分析环境变迁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康熙雍正时期贵州环境记录信息的变化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韩狄;;所谓“兵将留守”与清初对索伦部的管理[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艳春;;李朝质子与清初中朝文化交流——以李朝质子与盛京宫廷为中心[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8 刘勇强;;文人精神的世俗载体——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新发展[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9 吉成名;;论清代海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毛锜;;赠田东海君[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〇一一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昌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廖晓晴;[N];团结报;2010年

    3 贾文超;[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王廷文;[N];中国商报;200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王宇;[N];深圳商报;2010年

    6 尤学工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朱昌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 孟黎;[N];金融时报;2009年

    9 吴伯娅;[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文舒;[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胜军;清初庙堂理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刘利侠;清初咏物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胜朋;清初淮安诗坛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杨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阎安;清初扬州画坛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刘磊;朱彝尊诗学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9 张佐良;清初河南社会重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10 王卓华;邓汉仪《诗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勇;潘耒的学术渊源与文献学成就[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张延青;清初河南儒学家冉觐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冯丽荣;清初滇遗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安功;清初文人尺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吉艳敏;清初私人藏书群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张琨;从清初“历狱”事件看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D];兰州大学;2011年

    7 原彦平;清初关中儒学群体与南北学术交流[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石庆国;清初诗人剧作论[D];华侨大学;2011年

    9 何晓伟;清初江南民间陋俗及乾隆朝的整饬[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蒋亚;满汉融合与清初宗室诗歌[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清初学人潘耒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0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