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与岭南——纪念陈垣先生诞生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评介
本文选题:陈垣 + 研讨会论文集 ; 参考:《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01期
【摘要】:正"史学二陈"陈垣与陈寅恪两先生,都是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堪称20世纪中国人文研究领域的两座丰碑。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这两位大师的评价,却有着天壤之别,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倾向。对"南陈"陈寅恪先生的评价愈来愈高,研究队伍也日益壮大,"义宁之学"(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古称义
[Abstract]:Chen Yuan and Chen Yinke are both world-class academic master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wo monumen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humanities research in the 20 ~ (th) century.Needless to sa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cademic circle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se two masters, showing the tendency of "the south is hot and the north cold".The evaluation of Mr. Chen Yinke of "Nan Che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research team is also growing day by day. "the study of Yi Ning" (Chen Yinke's ancestral home to Xiushui, Jiangxi Province) is called "ancient meaning".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川;论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J];史学史研究;2002年03期
2 吴海兰;陈垣论宗教与民族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张恒俊;陈垣与避讳学[J];东南亚纵横;2003年06期
4 宗廷虎;陈垣的史讳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黄勇;;陈垣及其文献整理方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刘贤;;陈垣基督教信仰考[J];史学月刊;2006年10期
7 刘贤;;论民国时期陈垣的交游世界——以基督宗教界为中心[J];史林;2008年06期
8 孙玉蓉;;为《陈垣年谱配图长编》补遗指谬[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苏洛;;陈垣:动国际而垂久远[J];教育与职业;2010年16期
10 牛润珍;;“旧学商量加邃密”——记梁启超、王国维、陈垣、胡适之间的学术论辩[J];晋阳学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宗廷虎;;陈垣的史讳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谢保成;;郭沫若与20世纪三大历史考据家[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 刘家和 祁雪晶 整理;忆陈垣[N];光明日报;2014年
2 周少川;陈垣先生的优良学风[N];光明日报;2000年
3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陈祥蕉;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N];南方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唐茉;西城修缮保护陈垣故居[N];北京日报;2011年
5 王明泽;陈垣: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老校长[N];光明日报;2002年
6 马小卒;增订本《陈垣来往书信集》小议[N];东方早报;2012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智超;抗日战争中的陈垣先生[N];文汇报;2012年
8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院教授 周少川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陈垣不仅仅是一个考据大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来新夏;读陈垣老师来往书信[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王淑芳;陈垣校长[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海龙;试论陈垣的佛教史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良玉;陈垣创新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樊霞;试论陈垣佛教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梁润萍;刘乃和学术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5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5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