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史学的方法论研究
本文选题:安全史学 + 方法论原则 ; 参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摘要】:从历史研究发展和安全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安全史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安全史学的定义、安全史学认识系统结构、安全史学研究的特征进行综述,详细分析安全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基于史学方法论原则和安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总结了安全史学的方法论原则。分析安全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归纳方法、比较方法和综合方法在安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安全史学研究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过程提出安全史学方法学。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和系统论,提出基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安全史学系统研究法及其应用,为安全史学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science development ,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security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are analyzed . The definition of security history ,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security history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urity history study are summarized , and the methodology principles of security history are analyzed in detail .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ethod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safety science ,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ethodology principles of safety historiography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资助项目(TS2318)
【分类号】:K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跃进;;国家安全研究要论从史出——读韦祖松先生《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祁伟成;;中国古代建筑装修上的楔钉销砦[J];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04期
3 邢润川,孔宪毅;自然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史方法论比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3期
4 胡双启;安全科学研究方法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9期
5 吴超;;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1期
6 吴超;易灿南;胡鸿;;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德蜀;;我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姚慧;张比;;从灾难史到安全史——兼论安全历史学的学科建设[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峰;北朝灾害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欧雷;浅析传统院落空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贾玲利;;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居住建筑文化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胡茂川;张兴奇;马晓;;南京市内秦淮河河房的特征与保护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5 贾尚宏;中国庭院的时空意识与构成特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王健庭;;从颐和园与凡尔赛看中法园林自然观的差异[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7 胡慧;;“天人合一”观与中国乡土建筑生态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8 林辉;荣侠;陈晓刚;;景观文化与文化景观[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9 杨忠伟;严剀;;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苏州古城第16号街坊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10 李哲;韩建萍;;从《容斋随笔》看洪迈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特点[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辉;刘松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的艺术性与原真性[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王渊;金雯;;南浔古镇中西合璧式园林之研究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毛海峰;;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松;吴超;;比较安全教育学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韦丹芳;;口述史方法在民族科技史研究中的运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蔡建芬;张恒;姜沙;;江苏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创新设计[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7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钱海平;以《中国建筑》与《建筑月刊》为资料源的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延良;辽河油田石油化工总厂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萍;基于QHSE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建筑基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陈斐;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吴淦;《百家讲坛》带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丽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学跃;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李振明;郭磊;;中澳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J];安全;2008年07期
2 龚建周;夏北成;;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3 黎虎;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客家居处方式探源之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4 张美玲;;中美矿山安全法价值观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5 许婷;周燕;;比较视野下安全生产的政府管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郭曙光;;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研究与比较[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11期
7 傅贵,张江石,许素睿;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结构和内涵[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8期
8 楚风华;张剑虹;;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高敏;北魏“宗主督护”制始行时间试探——兼论“宗主督护”制的社会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刘法绥;;禁令碑中的信息[J];读书;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超;;中美高校安全类学科专业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大维;中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希庭;;试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2 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3 朱春艳;;现代西方技术现实主义思潮评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贾英健;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制度创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郝建国;关春柱;;“回到马克思”: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种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6 郭龙生;;略论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方法论原则[J];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7 蔡方鹿;;吕祖谦的经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J];中国哲学史;2008年02期
8 方克立;;重提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8期
9 武菊芳;;我国慈善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原则[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12期
10 王自贵;何向东;;论莱布尼茨充足理由原则的哲学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健;;定量分析方法的极限参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蒋晓红;胡予;高鑫;诸骏仁;;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LDL亚型的方法学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房春生;董德明;王菊;沈万斌;马小凡;赵文晋;;中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需关注的若干问题[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陶维东;孙弘进;吴灵丹;;浸入式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林秀珍;;关于中药血清药理方法学的若干问题[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谷海晶;凌均h,
本文编号:1761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6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