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经史嬗递与重建中华文明体系之路径——以傅斯年与蒙文通学术分合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4-17 09:56

  本文选题:傅斯年 + 蒙文通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04期


【摘要】:正晚清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新旧嬗替,转化传统与引介西学成为重建中华文明体系重要的知识与思想资源。傅斯年、蒙文通二人皆经历了出入今古、由经入史的学思历程。傅斯年早年治学,出入今古,自称"余为经学,殊不专信古文,而年来更喜公羊家言,宜不相入也"。归国后,傅斯年创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发起新一轮史学革命,"以新材料激发新问题,因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western learning spread to the east, the new and the old change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became important knowledge and ideological resources to reconstruct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system.Fu Sinian, Mengwentong both experienced access to the ancient and modern, from the classic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Fu Sinian studied in his early years, saying that "Yu is a scholar of the classics, but he does not believe in ancient Chinese, and in the past he prefers the words of a male and a sheep, so he should not be involved in each other."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Fu Sinian founded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languages of the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language) to launch a new round of revolution in historiography, which "inspired new problems with new materials."
【分类号】:K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虎三;;五四那天先驱们在忙些啥[J];四川统一战线;2011年06期

2 高汉诚;傅斯年与五四爱国运动[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耿云志;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袁同礼的信谈起[J];社会观察;2004年12期

4 岳南;;傅斯年拍案大骂“文化汉奸”[J];书摘;2006年07期

5 杨耀学;;傅斯年“窑洞喻”解读[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22期

6 颜周;理解傅斯年[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刘广定;;傅斯年早年遗珍[J];中国文化;2008年02期

8 潘光哲;;“胖猫”傅斯年与“小耗子”[J];全国新书目;2010年05期

9 高汉诚;五四时期傅斯年的社会思想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赵淑娟;;试析傅斯年的抗日思想[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赵英兰;;民国社会病态与弱势民众生活述略[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印焕;;民国时期冀鲁豫农民的离村与人口近代化[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9 罗检秋;;清末民初考据学方法的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10 何康民;;民国时期的汉中油布票子[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森 作者为著名作家,,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傅斯年与“一二·一”[N];云南政协报;2004年

2 □耿云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欧阳哲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报驻京记者卢嵘 采访/整理;胡适和傅斯年:两枚“过河卒子”[N];南方周末;2003年

3 珠江源;傅斯年与《大公报》的一世情缘[N];中华新闻报;2005年

4 郭明生;一件保存在台湾的毛泽东手书[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高志全;王宠惠:民国第一位法学家[N];东莞日报;2011年

8 湖南省桃源县审计局 李云飞;民国时期湖南省的县级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9年

9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谢世诚 伍野春 华国梁;民国时期的体育节[N];法制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5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9 袁文伟;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淑娟;傅斯年抗日思想及活动述论[D];河北大学;2010年

2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5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程慧;中华国民拒毒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宁宁;民国时期赌徒群体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卢艳香;民国时期青海省人口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3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63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4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