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
本文选题:柳诒徵 + 编辑思想 ; 参考:《中国出版》2012年09期
【摘要】:正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Abstract]:Zhengliu Yizheng 1880, 1956, Diqu Tong,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famous for history, few people talk about its editorial thought.In fact, Liu Yizheng once founded or particip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Journal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Xueheng, History and Geoscience, Journal of History, Journal of historiography, Annual issue of Jiangsu Provincial Library of Chinese Classics, Guofeng, and so on, which formed his own unique opinion for periodical editors.Reviewing Liu Yizheng's thought of editing periodicals is not only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people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卫威;《史地学报》及其文化立场[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3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雷霆;“五四”后迟来的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于楠;柳诒徵历史、文化思想及其时代性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灿龙;柳诒徵史学思想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庆峰;国民党政府选举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忠良;;民国史学中的“南”“北”之争——以南高史地学派与傅斯年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勇;钱穆与柳诒徵的学术交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郑一奇;坐冷板凳的历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何晓明;专题性史学评论值得提倡[N];光明日报;2002年
4 钱婉约;顾颉刚与《古史辨》[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李思清;《清史稿》稿本中的柯劭_奘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秀丽;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D];山东大学;2009年
3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先兴;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施建;柳诒徵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陈灿龙;柳诒徵史学思想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楠;柳诒徵历史、文化思想及其时代性格[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延红;明清学人以纪传体体例对《宋史》的改撰与补修[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李晓阳;郭廷以近代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海清;陈登原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毅勇;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2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7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