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01:34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史 + 社会文化史 ; 参考:《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文化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均关心人的生活,生活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以社会文化史的面目出现。日常生活在文化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中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表述的方法不一,然而都是这些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认为,日常生活应当成为文化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基础,尽管在这方面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应更加明确与自觉地把日常生活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基本内容。
[Abstract]:Cultur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re concerned about human life, life history to a large extent also appears as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Everyday life in cultur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received different degrees of attention,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 but they are all indispensable parts in these fields. This paper holds that daily life should be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ultur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lthough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in this respect. However, daily life should be more clearly and consciously regarded a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study of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宏图;当代西方新社会文化史述论[J];世界历史;2004年01期

2 周兵;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3 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黄向春;民俗与历史学的人类学化[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5 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J];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6 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仝雪;熊会;张艳玲;;当前农民互助行为探析——以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前锋村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胡述宝;21世纪初农村宗族势力的走向及政策选择[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田居俭;;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3期

5 赵建群;试述明清福建地区奢侈性消费风尚的地域性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萧楼;权力演进谱系中的两委关系——对东南沿海栖村研究[J];文史博览;2005年14期

7 贺雪峰;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对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传统的一项评述[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8 张正河;中国牧区村庄决策权研究——以新疆和甘肃为例[J];管理世界;2004年01期

9 陈潭,刘祖华;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10 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行龙;;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兼论明清以来山西区域社会史之研究[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铭铭;;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4 左玉河;;2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晓云;;论民族社会史研究及其在当代的几个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史江;宋代会社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范正义;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中心的个案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克继;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建生;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吴淼;规划性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乡村民主选举实践——以湖南B村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湛艳伦;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权力:一个乡(镇)视角的透视——以湖南合镇及白村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祝影;文化视野中的城乡发展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聂启元;当前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对策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菲;空间观念与族群认同[D];四川大学;2002年

8 李冬风;贾平凹社会关注情结透视[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戴中亚;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10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小田;;民间传说的社会史内涵——以一个江南市镇的成长历程为依托[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2 张海鹏;1999年中国近代史学术动态概述[J];近代史研究;2001年01期

3 刘志伟;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4 邓京力;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发展趋势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1期

5 雷颐;“日常生活”与历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景和;姜虹;张弛;;中国社会文化史理论与实践述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历史系 黄向春;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与经验[N];光明日报;2009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N];团结报;2010年

3 黄正建;关于唐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现状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首都师范大学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学研究关注的新视角[N];长江日报;2007年

5 丰华琴 蔡玉辉 南京晓庄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超越传统文化史 多学科交叉互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雷颐;平民史最重要[N];北京日报;2004年

8 汪涌豪;让历史以更智慧的方式走进大众[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王春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近代史所 刘志琴;晚明史研究絮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麻玉霞;《吕著中国通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5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775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