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新史学”流派对史书体裁的综合创造
本文选题:“新史学派” + 民族风格 ; 参考:《人文杂志》2012年01期
【摘要】:"新史学派"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三大史学流派之一。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新史学"派史家梁启超、萧一山、张荫麟、吕思勉等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史学勇于进行体裁创新的优良传统,充分吸收中西史书体裁之长,不仅提出许多卓有见识的编纂主张,而且进行大胆地史学实践,创造出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综合体裁,对20世纪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仍纪传之体而参本末之法";二、寓传统体裁的精华于近代章节体之中;三、纪事本末体与典志体的大胆糅合。这不仅说明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发展趋向多元和综合,而且也证明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与近代西方新史体之间存在共通性,其精华符合于近代史学的要求。
[Abstract]:The New historiography School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schools of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New historiographers Liang Qichao, Xiao Yishan, Zhang Yin-lin, Lu Simian and others inherited, carried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fully absorbed the strong poi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ography styles. Not only put forward many brilliant ideas of compilation, but also carry out bold historical practice, create a lot of refreshing comprehensive genres, and mak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It mainly show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method of referring to the original and the last; the second,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genre in the modern chapter; the third, the bold combination of the chronicle and the chronicry. This not only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genre in modern times tends to be pluralistic and comprehensive, but also proves that there is commonality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genre and modern western new historical style, the essence of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AZS001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越;;近代新式中国史撰述的开端——论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形式与特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陈晶;王淑琴;;陈介祺藏古、鉴古、释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王云庆;邱心显;;对近代档案史料真实性的考证鉴别[J];档案学研究;2008年06期
4 卢毅;;唯物史观派与整理国故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5期
5 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J];证据科学;2009年04期
6 张峰;;专精与通识:岑仲勉隋唐史研究的特色[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陈亚玲;;论学术理念的嬗变与我国现代大学的学术化[J];高教探索;2009年04期
8 陈尚敏;;《儒林外史》与科举:误解及其他[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9 张显清;赵克生;;从创造到普及: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J];古代文明;2009年03期
10 董恩强;;破坏与建设:顾颉刚对古史研究的态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园园;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斌;二十世纪关于商周公社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峰;社会史论战与现代中国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6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9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文俊;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萌;史料在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应用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施建;柳诒徵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林;吴晗史学思想的述论[D];安徽大学;2011年
5 麻玉霞;《吕著中国通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子辉;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雷霆;“五四”后迟来的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石增银;燕京大学历史学会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许莹莹;在政治与学术之间—陶希圣评传[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倪梁鸣;论20世纪中国目录学成就[D];安徽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孝迁;;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J];东南学术;2007年04期
2 舒习龙;;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编纂思想析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储著武,汤城;历史教科书与新史学——以夏曾佑、刘师培为中心探讨[J];河北学刊;2005年05期
4 张越;;“新史学”思潮的产生及其学术建树[J];史学月刊;2007年09期
5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J];史学史研究;1982年03期
6 周朝民;戊戌变法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J];史学史研究;1983年04期
7 史广洲;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的进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胡逢祥;;二十世纪初日本近代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学术月刊;198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晓姗;;浅析纪事本末体史籍的发展变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彭先和;;论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对历史编纂学的贡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陈其泰;关于纂修大型清史体裁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吉祥;从同流到分裂史学范式变迁对史志关系的影响[J];江苏地方志;2000年02期
5 姚继荣;“方略”释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刘海波;;略论纪事本末体裁的发展历程——以目录学为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傅常欣;关于志书凡例中大事记体裁的一种提法之商榷[J];中国地方志;1999年04期
8 崔文印;;纪事本末体史书的特点及其发展[J];史学史研究;1981年03期
9 彭鹰;浅谈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J];文史杂志;1987年01期
10 吴俊发;江苏水印木刻浅谈[J];美术;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正艳;;浅析艺术风格——论民族风格与时代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胡筱铮;;对当代复调教学的几点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承沂;;民族风格浓郁的北京西客站[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杨宏烈;徐汉荣;;中国近现代建筑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5 崔军伟;;清代纪传体国史纂修与皇权掌控[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刘彦才;;城市建设走民族风格地方特点问题的思考——21世纪南宁市城市建设市长会议上的发言[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唐燮军;;两晋南北朝史体优劣论[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匡雅玲;;浅谈歌唱中“字”、“气”、“情”的处理在演唱中国歌曲中的作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王承沂;;论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坚;;上海市青清白石矶桥的设计构思与美学意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妍 实习生 白云 通讯员 栾鑫;走进“东方”踢踏舞王子[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张一仪;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歌曲[N];音乐周报;2006年
3 安特;上党门见证长治历史文明[N];山西政协报;2006年
4 褚朔纯;民族风格浓郁的《哪吒传奇》[N];光明日报;2003年
5 徐沛琦 李政;张旽: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师[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龙剑;北侗情歌“啊获炎”[N];贵州民族报;2006年
7 上海国学鞋楦设计有限公司 陈国学;八大风格主宰今明年皮鞋流行趋势[N];消费日报;2006年
8 林明 韩丽玲;呼唤你——东方霓裳[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9 任仲伦 上影集团总裁;历史意识、英雄情怀和民族风格[N];中国电影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段磊 实习记者 武子暄 实习生 魏宝红;特色舞蹈民族歌曲为圣火传递添彩[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欣;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双燕;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4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徐冲;“汉魏革命”再研究:君臣关系与历史书写[D];北京大学;2008年
6 付璐;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昌菊;油画民族化再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张舟子;在传统和现代之间[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陈莹;唐前《史记》接受史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彩香;蒙古族图案在木门装饰中的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2 隋星;中国民族风格赋格曲主题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胡娅;试论如何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D];天津音乐学院;2004年
4 张珊珊;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与演奏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医华;中国传统动画探索[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若男;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动画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漫飞;服装设计的综合民族风格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冯炳超;西方风景油画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郑彤;赵元任艺术歌曲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毕秋娟;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技法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868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868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