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对“道”的探索及其时代意义
本文选题:章学诚 + 《文史通义·原道》 ; 参考:《河北学刊》2012年01期
【摘要】:《文史通义·原道》篇是章学诚历史哲学探索的代表作,他不作经院式探讨,而是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因而具有批判性和超前性的鲜明特色。他提出历史哲学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命题:其一,"道出自然","渐形渐著",存在不得不然的客观趋势。其二,应当区分推动形成万事万物的客观法则的"道"本身,和万事万物的具体形式;"言圣人体道可也,言圣人与道同体不可也";"学于众人,是为圣人"。其三,"道"与事功密切相连,六经不能穷尽"道",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立言之士的责任是总结出新的"道"。诚如梁启超所言,章学诚的论述"实为乾嘉以后思想解放之源泉"。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a masterpiece of Zhang Xuecheng's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He does not make a stud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ut is connected with social practice, so he ha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ism and advance. He put forward three closely related propositions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first, "speaking out nature" and "gradually evolving", there is an objective trend that has to be natural. Second, we sh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ao" itself, whic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objective law of all things, and the concrete form of all things; Third, Tao is closely related to work, the six Classics cannot exhaust Tao, the latter is the cause of the incident, and the duty of the person who stands up is to sum up the new Tao. As Liang Qichao said, Zhang Xuecheng's exposition is a source of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fter Qianjia.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编纂学的演进路径、优良传统和当代价值》(09AZS001)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静;章学诚论学[J];史学史研究;1998年03期
2 王从好;试论章学诚的“史义”[J];邯郸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3 孙春青;论章学诚以“文”济史的治学之道[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鹏鸣;章学诚“论古必恕”说在史学批评上的价值[J];史学史研究;1994年01期
5 王勇;试论章学诚的史学改革思想[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6 陈鹏鸣;试论章学诚丰富多彩的文史批评方法[J];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04期
7 陈其泰;《文史通义》:传统史学后期的理论探索[J];史学史研究;1988年03期
8 陈鹏鸣;章学诚史学批评的目的与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4期
9 罗炳良;论章学诚的“以史明道”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俞兆鹏;;章学诚的治学思想[J];学术月刊;198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2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3 顾晓伟;;章实斋的“家学”辨析——比较历史哲学的视域[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4 白云;;再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基本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5 李晓明;;20世纪上半期有关校雠学定义的辨析[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葛志毅;;序: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7 刘开军;;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罗炳良;;应当切实加强史学批评范畴研究[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9 何晓明;;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10 周文玖;;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何以服从“名教”[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恩林;求真去故 心裁别识[N];光明日报;2004年
2 周积明;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4年
3 吴光;“浙学”的内涵及其当代定位[N];光明日报;2005年
4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朱大渭;漫谈史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N];光明日报;2008年
5 徐风邋杜立新;史学与哲学[N];吉林日报;2008年
6 陈祖武;明清时期浙东学术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4年
7 钱茂伟;时空视野下的明清浙东学术[N];光明日报;2005年
8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陈文新;“郑孔门前不掉头”[N];光明日报;2008年
9 杜学霞;中国史书体裁创新的理论与实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周振鹤;重评考据学[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海伟;章学诚历史哲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才荣;章学诚“六经皆史”意蕴探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立军;章学诚道学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雄伟;试论“六经皆史”说中的学术致用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5 朱梅光;章学诚文献学成就初探[D];安徽大学;2005年
6 李安;从“真”到“通”: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体系化及其终结[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曹丽娜;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顾晓伟;章学诚的知识论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尹丽峰;“六经皆史”的近代诠释及其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戴旭旺;抽象理想[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8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94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