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瀛涛先生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城市发展 + 近代城市史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摘要】:隗瀛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史学领域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建树丰厚,其众多宏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新思路,以及与国内同行共同开创的中国地方史、中国城市史两大学科领域,为中国史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亦为四川大学专门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010年4月,四川大学等单位举办了"隗瀛涛教授与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史学术研讨会",本刊特选提交会议论文中一部分文章刊登,是为纪念。
[Abstract]:Kui Ying-Tao is a famous historian, educator and social activist in China. For half a century, he has worked hard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pioneered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his numerous masterpieces have exerted extensive and deep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new ideas he put forward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s well as the local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two major disciplines of Chinese urban history, which he created with his domestic counterpart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work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April 2010, Sichuan University and other units organized "Professor Kui Yingtao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cademic Symposium on Urban History, selected by our journal and published as a memento.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825.81;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兵权;;中国近代城市与文化研究述评[J];华夏文化;2006年02期
2 路磊光;;第三届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g.会在津举行[J];历史教学;1992年01期
3 何一民;;清代城市研究的意义、现状与趋势[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隗瀛涛;;城市史研究的新里程——评《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5 ;名词简释[J];历史教学;1961年Z1期
6 廖辅叔;近代中国第一个合唱女指挥周淑安[J];人民音乐;1982年06期
7 曹均伟;;近代中国利用外资思想之发展[J];学术月刊;1986年04期
8 李寅文;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识[J];龙岩师专学报;1987年03期
9 张海林;重评近代广州绅民的“反入城斗争”——兼论近代中国应付西方挑战的合理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杨声;;第二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讨论会综述[J];文史哲;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晋志锋;郭生智;;创意产业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4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编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5 O.J.;;《近代中国商业革命》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7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8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周志刚;;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丁日初;陈绛;沈祖炜;;致读者[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佳;让城市更美好[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刘士林;中国城市发展三十年新镜像(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m#麓 谭娜;中国城市之变[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 何晓蓉;2010中国城市发展合作(双流)论坛在蓉举行[N];成都日报;2010年
5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地研究员,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六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徐晓俊 实习记者 邓攀;昆明要学会科学经营城市[N];昆明日报;2009年
7 舒畅;转变发展模式 建设和谐城市[N];中国工商报;2006年
8 本报实习生 梁宵;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演变[N];中国经营报;2009年
9 日报记者 唐峰林;60年嬗变,,华丽转身更迷人[N];柳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周琦;我市荣登入围城市名单[N];雅安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7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国社会代际关系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兵;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凌迁;使命与求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华平;中国民营铁路及其发展环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猛;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形成及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唐波;近代中国和印度农业商品化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庆国;近代中国服装审美价值取向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8年
7 季剑;近代江苏职业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袁秋芸;从民国时期的《妇女杂志》看中国近代婚礼服的变迁[D];江南大学;2009年
9 程华庚;《云起轩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聂会会;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女性参与”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8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96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