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群口述历史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 + 社群 ; 参考:《温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社群概念源于拉丁语,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先将此概念引入自己的研究之中。一个社群应由享有共同认同感的个体组成。社群口述历史研究工作是口述历史公众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其价值在于:有助于记录、保存和传播有关某一社群中正在消逝的历史、文化;起到社群重建、赋权、使社会获益的功用。本文主要以社群为研究对象,对具体的社群口述史料(包括笔者自己的口述历史访谈成果)进行解读、分析、论述,阐释当代中国各社群的特点,体现社群口述历史研究的价值。全文由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是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旨在厘清有关社群口述历史的几个基本概念,包括社群的概念、社群口述历史的概念及研究价值。第二章试图将社群口述历史研究的发展脉络放在当代中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分析,从宏观上考察当代中国社群口述历史的学术研究背景。第三章是全文重点,研究主题涉及实体社群与虚拟社群。前者选取高校、企业、城市、少数民族地区四个社群;后者选取女性、战争幸存者、移民、商人四个社群。本章试图通过阐述、分析以上研究成果,把握各社群特点,凸显社群口述历史研究的价值。最后针对当代中国社群口述历史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措施。本文认为,社群口述历史包含着人类共同体记忆的传承,文明的延续,因此它是不可忽视的。只有真正珍惜、重视、及时记录社群口述历史,才是真正重视社群的未来。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originated in Latin and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German sociologist Tonnies in 1887. A community should consist of individuals who share a common identity. Community oral history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public nature of oral history. Its value lies in helping to record, preserve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sappearing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 community, and to rebuild and empower the community. A function that benefits society.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arri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the analysis, the elaborati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concrete community oral historical data (including the author own oral history interview result), explain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each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Reflect the value of community oral history research. The tex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tex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ims to clarify several basic concepts of the or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the community. The concept and research value of community oral history. The second chapt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history of commun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al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o examine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or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unity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topic involves physical community and virtual community. The former selects four communities: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cities and minority areas; the latter selects four communities: women, war survivors, immigrants and businessmen.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community,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community oral history research. Finally,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oral history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uni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erfect measur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oral history of community contains the inheritance of human community memory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civilization, so it can not be ignored. Only by truly cherishing, valuing and recording the oral history of the community can we really value the future of the community.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军;收集口述历史资料的必要性及方法[J];北京档案;2003年02期
2 定宜庄;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郭于华;口述历史——有关记忆与忘却[J];读书;2003年10期
4 游鉴明;女性口述历史的虚与实[J];史林;2004年S1期
5 梁红一,本刊编辑部;口述历史[J];当代世界;2005年08期
6 熊卫民;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01期
7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中译本问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8 熊培云;;让博客口述历史[J];南风窗;2006年07期
9 邓小军;左玉河;;做口述史要有紧迫感和奉献精神——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J];中国档案;2006年01期
10 左玉河;;方兴未艾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沈飞德;;当代中国的口述历史:前景和问题[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3 董煜宇;;口述历史访谈问题设计中的“文化整体”[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关于征集当代北京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启事[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2期)[C];2009年
5 魏芬;;党的文献编研口述历史问题研究[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2年(下)[C];2013年
6 王小平;;盐业口述历史与本土文化产业发展[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7 魏正书;李立冰;;历史的本真言说——基于“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口述历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齐红深;张博;;留住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关于日本侵华殖民教育口述历史调查与研究[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恽前程;;入朝英豪拾“刀枪”(口述历史)[A];铁流 18——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袁国平烈士、纪念老会长张斱秀将军逝世一周年、战斗生涯 峥嵘岁月、追思 缅怀 学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力;确立口述历史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高晓燕 王敬荣;加强口述历史的抢救与研究[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洪波;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龙平久;“口述历史”概念浅议[N];贵州民族报;2009年
5 杨祥银 梓皓;口述历史“草根史学”冲击“精英史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陈墨;电影人口述历史能为历史学贡献什么[N];文艺报;2011年
7 陶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口述历史”推进社会记忆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聂传清;“归侨口述历史”告诉人们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肖冠雄;口述历史:博物馆资源再创造[N];中国文物报;2012年
10 通讯员 朱雪峰;“口述历史”访谈全面推进[N];中国远洋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冰;口述历史的现状与未来[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肖振英;论口述历史的研究准备[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赵晓;口述历史—拓展图书馆工作的新方向[D];云南大学;2015年
4 郭慧凝;口述家族历史纪录片《记得那时候》创作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5 王珂;《牛津口述史手册》(第22章)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5年
6 韦桥明;科技口述历史档案采集项目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刘艳花;口述历史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杨践;档案工作背景下的口述历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郑重;当代中国社群口述历史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10 黄敬品;美国口述历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71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197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