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史学理论论文 >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14 17:36

  本文选题:延安时期 + 知识分子群体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摘要】: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史学工作者把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实践相结合,批判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采用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今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和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有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historical workers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Yanan period combined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with the practic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critically inherited the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 adopted the national form and the popular language,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ese history of Marx's history, and made the right to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hinese history of Marx.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has a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批准号:08JC710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保成;吕振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创建过程中所做的贡献[J];中国史研究;2000年03期

2 刘新芳;“八大”不提毛泽东思想的原因及其影响[J];学术界;2005年03期

3 田玄;战后中共“和平、民主、团结”总方针的确定及其转变[J];近代史研究;2000年04期

4 杨奎松;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J];近代史研究;2001年01期

5 王丽丽,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探索——试论四十年代的文学环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段从学;论穆旦的早期诗歌创作[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沈志华;对中苏同盟经济背景的历史考察——中苏经济关系(1948-1949)研究之一[J];党的文献;2001年02期

8 程珂;新中国成立前后对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政策剖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邓正兵;项英在新四军工作期间的功过研究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沙健孙;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正华;;毛泽东与人民政协事业[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与抗日战争论纲[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浦棠;;从《讲话》的修改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与时俱进[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广志;;略论周人的“德治”与“民本”思想[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6 王志刚;;苏联对华政策对中共革命战略的影响(1945~1946)[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卷)[C];2002年

7 陆军恒;;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赶考”方略[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8 陆仁权;王梦茹;孙士江;李鉴修;;一次以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唐洲雁;毛泽东的美国观[D];复旦大学;2006年

3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6年

4 范晓春;中国大行政区研究:1949-1954[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王众;1950~1957年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D];山东大学;2007年

7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王洁;建国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修国;毛泽东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刘国军;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比较略论[D];湘潭大学;2006年

2 徐春夏;抗战时期延安地区的史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梅;罗斯福总统“国共联合政府”构想的出台及其实施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原昭;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前后的国内政治走向[D];兰州大学;2007年

5 付翠莲;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潘峻岭;刘少奇、邓小平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论述之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唐斌尧;继承与超越:从新民主主义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瑞;就亡与启蒙之间的困惑——王实味文艺思想简论[D];河南大学;2001年

9 张传敏;“化大众”与“大众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姜长青;延安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桂林;;捣毁延安 潜伏特务网纪实[J];晚霞;2010年02期

2 冯磊;;我敬佩的两个日本人[J];晚报文萃;2010年01期

3 张睿娟;;延安印象[J];秘书工作;2010年01期

4 曹林红;;政治文本对启蒙文本的挤压与消解——从延安时期丁玲的小说创作看“五四”启蒙传统的失落[J];名作欣赏;2010年02期

5 怓存磊;;《七十年代》:金色滤镜下的回眸[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1期

6 裴毅然;;延安文化人的生活[J];新文学史料;2010年01期

7 王顺;许仲举;;延安时期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管窥[J];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刘梦溪;;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上)[J];读书;2010年03期

9 宗道一;;延安时期的“跨国婚姻”[J];文史博览;2010年02期

10 黄金魁;;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原因考察[J];湘潮(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冶;;科学传播模型建构下的文艺传播研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徐立新;;晚明士人的非正统取向及其延续性——以徐霞客为例看“东方式的文艺复兴”进程[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3 黄继济;;谈谈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的关系[A];“科学执政与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伯渠;李鼎铭;高自立;霍自乐;高长久;屈冬玉;;发扬伟大延安精神 创造土豆产业新辉煌(代序)[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5 徐炎夏;周晓倩;;涂通今 我勤故我寿[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6 罗红旗;;立足教育工作 弘扬延安精神[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姚湘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发挥延安精神研究会在新青海建设中的作用[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8 张东丰;;弘扬延安精神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A];探索创新30年——改革开放与机关党建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9 毕远佞;;弘扬延安精神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意义[A];“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永;;改革开放离不开延安精神[A];“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鹏;借鉴运用我党延安时期好学风[N];解放军报;2011年

2 本报驻陕西记者 赵建兰 通讯员 高莉;陕西省歌舞剧院:改革中谋求创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陈鹏;借鉴运用我党延安时期好学风[N];解放军报;2011年

4 本报驻陕西记者 赵建兰 通讯员 高莉;陕西省歌舞剧院:改革中谋求创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记者 艾庆伟;李希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延安大学慰问[N];陕西日报;2011年

6 苏文甫 罗方X;“老传统”助力“新发展”[N];科技日报;2011年

7 李宣良 苏文甫 郭江山;“老传统”给力“新发展”[N];中国妇女报;2011年

8 周云水;地方性知识与延安时期的民族问题研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记者 王晓阳;传承延安时期优良传统对领导不再称呼职务[N];陕西日报;2010年

10 刘军胜;用延安精神推动审计廉政建设[N];中国审计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鹏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国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4 韩晓芹;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现代文学的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苏美妮;灵魂漂浮与人格矛盾[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霁霞;行政法实施效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慧;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豪斌;民国时期的伊斯兰复兴运动[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樊蓉;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南大学;2010年

4 邹静;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夏东;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毕先进;乡村治理:“邹平模式”与“延安模式”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沈宁波;“文革美术”中的农民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皇甫雯;论陆定一延安时期新闻思想之形成[D];西北大学;2010年

9 方夕旺;建国初期供给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燕;论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8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18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