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及时代使命
本文关键词: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及时代使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08年
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及时代使命
丁小丽
【摘要】: 历史学的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一般说来,每一次社会的重大变革都会对史学提出新的要求,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能资政治世,承担着教育道德的功能,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了解社会生活,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人与历史和自然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掌握现在,把握未来。历史学的功能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史学都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享受着尊崇的社会地位。 在当今世界,以科学和技术为先导的现代化,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扩展着,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历史学也被卷入到人类知识整体重构的潮流中。从80年代就提出的“史学危机”似乎依然没有消退。历史学遇到许多困境:史学由“中心”走向“边缘”,使一些史学工作者难以适应;史学研究成果向一般社会知识的转化过程受到了严重阻碍;史学与史学工作者相对贫困的物质境遇;“史学危机”还是当代一个带有国际性的问题。这些危机既是时代转换及社会变革的结果,也与史学工作者普遍缺少现实关怀、片面追求史学专业化、史学理论研究薄弱有一定的关系。 面对历史学所遇到的这些困境,我们必须改革历史学现状,为历史学开辟新的活动范围。要变革研究工作的目的,使历史学不仅仅以认识过去为目的,要与认识现实为目的结合起来;要把史学研究工作从经验性研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变革历史学的表达方式,使历史学走近大众,赋予历史学以新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通过我们的努力,作出扩大历史视野和关于往事的知识量的巨大发现,使历史学克服今天的许多不幸和缺陷,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现代科技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了新型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模式的形成。这一切,使历史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历史学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得以开展;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大大开阔了整个历史研究的时空范围;具有现代精神的史学工作者的出现,促进了史学的发展;史学研究的多样性发展将成为潮流。但同时,历史学也面临着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时代转换的挑战,以及来自全球化的挑战。时代需要历史科学,我们应当正视现实,克服历史研究的这一危机,与时俱进,改变原有的不适应新时代的思维定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唯物史观;顺应时代化的需要,树立全球历史观;汲取现代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使历史研究与现代科学的进步结合起来。在不断加强历史学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对策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实现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认识功能,正确确立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完成时代所赋予历史学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徽;;关于高校边缘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历史学科为中心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利;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周文玖,张子侠;最近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展望[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3 徐良;美国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评《鲁滨逊新史学派研究》[J];安徽史学;2005年01期
4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齐虎田;坚持唯物史观促进史学发展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现代化进程与当代历史科学的重建[J];北方论丛;1996年03期
7 罗炳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创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许殿才;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李小树;论李大钊在中国史学多元格局中的理论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10 张仲民;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振华;;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道德教化[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瞿林东;新中国史学五十年的理论建设[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4 瞿林东;苏冕与《会要》——为会要体史书创立1200周年而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胡尚元;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及其消极影响——史学领域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倪荫林;;试析悖论本质及其研究的应然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孙静;;悲剧时代与志士情怀——论潘德舆及其诗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汤文曙;全球化的人学意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唐小林;;历史·记忆·经典化写作——何大草小说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顾婧;;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重新思考《反美阴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瞿林东;;论传统文化与企业的联盟[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五·企业文化专辑[C];2007年
5 ;新编《瞿秋白传》节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5辑)[C];2011年
6 赵伟涛;;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7 姜秀玉;;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思想及其对朝鲜的影响[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8 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天时;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接骨师之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苗苗;阿尔都塞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艳;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储林;;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现状与改良途径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王莉;;口述历史:高校历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新尝试[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 熊英;;地方高校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2期
4 李义芳;;《百家讲坛》对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启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刘辉萍;;史学危机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刍议[J];文教资料;2007年30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耀鲁;我国高校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庆生;古代中西方神话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赵轶峰;;“应用史学”的提法有待商榷[J];安徽史学;1986年04期
3 蒋大椿;重看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论战[J];安徽史学;1997年01期
4 陆勤毅;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安徽史学;1996年02期
5 方国学;汤因比文明形态史学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张卫东;论19世纪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齐小新;口述历史在美国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袁吉富;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观点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张坚;近代世界经济交往大潮中的契约华工[J];八桂侨史;1998年04期
10 赵俊芳;近20年来历史心理学研究论评[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龚书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N];北京日报;2000年
2 刘鸿武;[N];光明日报;2000年
3 张岱年;[N];光明日报;2000年
4 龚书铎 本报记者 张小 也采访整理;[N];光明日报;2001年
5 黄朴民;[N];光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宪传;雷戈;;试论中国当代史学理论的局限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姜芃;;史学理论研究的类型[J];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3 彦雨;;一九九○年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述略[J];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4 ;重视和加强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学如何走向21世纪的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02期
5 ;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4期(总第5-8期)总目录[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1期
6 张文生;中国百年间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总第57—60期)总目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8 ;《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1—4期(总第61—64期)总目录[J];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04期
9 璧属;;1990年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观点综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10 钱念孙;史学理论研究的世纪盘点——读《史学理论大辞典》[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红;杜严勇;;科学史与历史学:对话及其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沛;[N];人民日报;2009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沛;[N];光明日报;2010年
3 陈恒 陆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罗林;《史学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思潮探论(1980-2010)[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翁圣宬;魏斐德与清史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刘小华;论王祖华对历史规律的重构[D];云南大学;2010年
4 童延安;钱穆史学方法论思想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茜;普鲁塔克《名人传》中的道德垂训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相关作者
>杨茜 >熊罗林
>翁圣宬 >刘小华
>童延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历史学的社会定位及时代使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