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拥有历史——美国公共史学的起源、发展与挑战
本文选题:美国 + 公共史学 ; 参考:《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公共史学激发了一系列的辩论: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公共性"、史学与公民建设以及公共史学与传统专业史学之间的关系等。这些辩论一方面反映了美国社会围绕历史解释权的归属而展开的政治冲突,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美国专业史学界面临的多重"危机"。
[Abstract]:Public historiography emerg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and has now become a new field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historiography. As a new field of historiography, public historiography has inspired a series of debates: the function of historiography, the "publicity" of historiogra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ography and citizen constru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historiography and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On the one hand, these debates reflect the political conflicts in American society around the attribution of the power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reveal the multiple "crises" faced by American professional historia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祥银;美国公共历史学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罗荣渠;当前美国历史学的状况和动向[J];世界历史;1982年05期
3 王希;何谓美国历史?——围绕《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引起的辩论[J];美国研究;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美国男女同校的历史与现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朱伟;于嘉;;知识传授·精神培育·人格塑造的三位一体——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格培养[J];成才之路;2008年22期
3 张凌云;;近30年电视类历史纪录片研究的梳理与思考[J];东岳论丛;2009年09期
4 王立桩;;“应用史学”还是“史学应用学”——浅论公共史学的学科属性[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西方史学的危机和变迁[J];世界历史;1984年04期
6 张云;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学的研究与应用[J];江汉论坛;2003年05期
7 李智萍;;从史学功用观的角度浅谈高校历史教学改革[J];学理论;2010年31期
8 谢文玉;;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新左派与反主流文化[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8期
9 王育济;朱伟;;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10 张云;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历史学的研究与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良;美国“新左派”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D];山东大学;2008年
5 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谢文玉;自由与民主的限度[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华;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反响[D];河南大学;2011年
2 刘晓鹏;布朗案以来美国教育平等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郝士艳;《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解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月琴;近20年来美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赛军;中美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雅芹;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史学功用观之嬗变[D];山东大学;2009年
7 梁立佳;易洛魁人哈德萨姆·雷克宗教运动原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俐彦;美国公共史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方法[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浩;张嫦艳;;鲁滨逊的“新史学”思想[J];沧桑;2008年04期
2 宋桂梅;;略说魏晋隋唐时期的佛教史学[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3 史;;全国首次青年史学研讨会在武汉召开[J];安徽史学;1986年04期
4 瞿林东;传统史学与人生修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乔治忠;中日传统史学之“正统论”观念的差异[J];社会观察;2005年10期
6 张元;;阅读钱穆[J];读书;2006年03期
7 汪高鑫;;历史、历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时亮;;《春秋》若干问题试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9年02期
10 徐松巍;关于19世纪中国史学历史意义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绍玺;;透过《勿失良辰》看美国社会的婚姻和家庭冲突[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靳贵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孙洪涛;;对中国传统史学功能的反思[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4 章益国;;失落的美——中国传统史学“科学化”改造中的一个遗漏[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5 杨光富;;美国“八年研究”的贡献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许;;评托尼·莫里森及其创作[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孙洪涛;;史学的德育传统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8 胡佩诚;;中国家庭夫妇关系与暴力的调查[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周建漳;;从叙述文本到历史经验——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哲学的新发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平;;美国左派的当前重建及其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建设的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振华;保障“老”“残”的美国社会安全税[N];市场报;2003年
2 杨帆;社会保障要把握好“平衡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3 姬虹;堕胎法案与妇女权益[N];人民日报;2006年
4 ;美国社会:自相矛盾的进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李公明 (作者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美国社会如何争取社会主义[N];南方周末;2007年
6 文雪梅;美国面临贫富鸿沟[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段怡妹;女性写作和阅读持续繁荣[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冯武勇;弗州枪案:当反思“赢家通吃”文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美]比尔·冯·澳昆 周平轩 编译;美国社会不平等程度创新纪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种族歧视困扰美国社会[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疆;为何星火难以燎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浙江大学;2005年
6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郭九林;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恩铭;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一嬉皮士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迪;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评析[D];新疆大学;2008年
2 宋林丽;美国“城市老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昌;高等教育第三类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华;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D];山西大学;2008年
5 徐媛媛;新保守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徐洁;奥尔科特《小妇人》中反映的美国文化传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关晓燕;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白人妇女就业刍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颖珏;杨百翰时期美国摩门教会印第安人政策研究(1851-185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帆;英美禁酒外交战研究(1920-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36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xll/2036108.html